大家知道,俄罗斯的地缘环境也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历史上的原因,俄国和自己大部分的东欧邻居关系非常差,而东欧大部分小民族对俄罗斯也普遍有抵制和排斥的心理。如今乌克兰的混乱局面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种复杂背景下造成的悲剧。那么,最排俄的是谁呢?
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俄罗斯的边境线上出现了一条长达600公里的人链,工厂停工,学生停学,200万人手牵手,跨越三国领土,史称波罗的海之路。或许你会问,这是在弄啥呢?苏联解体在即,闹独立而已。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在《环球交叉点》节目,对这一区域的历史文明背景进行介绍。波兰跟立陶宛曾经组成公国,在15、16世纪之后一度白俄罗斯的一部分,包括乌克兰,曾经是立陶宛波兰公国的一个部分,甚至还曾经在鞑靼入侵结束之后,侵入了俄罗斯。
本文为系列长文《苏联民族政策的变迁与波罗的海三国》的第三部分,字数约6600字,阅读时间约18分钟,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在废墟上重生—战后的苏联与波罗的海国家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苏联基本上取得了和原沙俄帝国相同的地位。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各国发起了针对俄罗斯的强力制裁,这种制裁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外交、军事以及民生等领域,还体现在针对他们自己国内的俄罗斯人群体上,尤其是境内有着大量俄罗斯族的东欧国家,更是借此实行“去俄罗斯化”的激进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