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菊与家中老人合影。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丹 长沙报道5月6日早上7时许,家住长沙县路口镇龙泉社区的周秋菊起床后,第一时间跑到婆婆房里,服侍老人起床、洗漱、准备早餐……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后,她再匆匆忙忙地去外面做事。这样细致入微的呵护与照料,她一干就是17年,从未停歇。
【来源:太原日报】李燕卿悉心照料婆婆本报讯(记者 李涛 文/摄)“妈,饭好了,我扶您起来。”12月18日清早,69岁的儿媳李燕卿摆好饭,轻声叫醒91岁的婆婆贾玉梅。公公去世后,儿媳第一时间将婆婆接到自己家,同吃同住,尽心伺候。
张家的老婆婆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两个儿媳妇对婆婆的态度却大不相同。一个真心孝顺,无微不至;一个却想投机取巧,讨婆婆欢心。谁知一个意外,揭开了儿媳们的真面目。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第一章:宋朝小村的不幸遭遇宋朝年间,江南水乡,一个叫做桃花村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姓张的寡妇。
冬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在连云港市灌南县金佩家园小区,张树红用轮椅推着婆婆在小区里慢慢地散着步。“又带婆婆出来啦?”路过的邻居,热情地与她们打招呼。提起张树红,邻居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50岁的她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的婆婆殷建香,在当地传为美谈,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
高爱香为婆婆梳头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通讯员 张启慧 济宁报道“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身边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不求回报。”5月6日,嘉祥县纸坊镇梁山村居民这样评价高爱香。高爱香是纸坊镇梁山村的一名村民。
在济南市平阴县锦水街道的凌庄村,流传着一段关于孝心与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她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让“孝”这一美德在乡间田野间熠熠生辉。她就是刘汝英,不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孝道,更以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周围的人们,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初秋的傍晚,微风拂过脸庞,驱散了一天的闷热,在西咸新区正阳街道兰池佳苑社区一个普通小区里,一位年过百岁、身材矮小的老人拄着拐杖漫步其中,而老人的儿媳妇尹玉莲则陪伴在一旁,一边陪老人欣赏开得正艳的紫薇花,一边细心搀扶老人,并不时关心老人是否乏累。
婆婆卧病三年来,儿媳妇尽心尽力、全心全意的伺候和照顾,良好的婆媳关系,是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婆婆髋骨骨折后,在家卧床静养了3年时间,儿媳妇尽心尽力陪护和照顾了婆婆3年的时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承担起了自己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