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这就是名著改编的魅力!”5年多前,通俗文学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苗怀明曾在文章《话说中国第一熊孩子哪吒》中对《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大加赞赏,并从文学与历史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哪吒形象的“前世今生”。
在传承发展中,经佛、道、儒思想不断融合,叙事技巧手法不断完善,哪吒故事成为古代神话元叙事的重要思想源头,为古代小说、戏曲、近代电影以及当代数字化影像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的经典范例。
蛇年新春,一位“魔童”在电影史上掀起了“惊涛骇浪”,票房突破百亿,进入了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三名。这位“魔童”正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哪吒”。作为《哪吒》系列电影第二部,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的灵魂虽保住了,但肉身很快将魂飞魄散。
来源:【闪电新闻】当古典神话与现代动画激情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哪吒之魔童闹海》给出了惊艳答案。该影片在春节档强势吸睛,票房一路飘红,更在数字媒介语境下构建起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的对话场域,展现出文化基因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创造性张力。
2019年的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黑马之势,收获了超过50亿元的票房,创下中国影史第二的观影人次纪录。谁能想到,6年后的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比前作还要强,不光“闹”火了春节档,甚至还“闹”翻了全球市场,成为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竞相上映的引进大片。
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飘红。随着电影的出圈,关于哪吒到底是哪里人也再度引发热议。天津、安徽等地相继发文,自称哪吒故里,被誉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的四川宜宾也携哪吒行宫、龙太子“骸骨”等20余处哪吒实景加入“抢吒儿”大战。
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张靖超撰写编者按/ 若时间穿越回2025年1月中上旬,无论是电影行业的从业者还是影迷,抑或是影视行业之外的人士,都不会想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会在短短几天内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双料冠军,并把第2名远远甩在身后。
时隔五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 2025年春节档票房一骑绝尘,夺下中国电影历史票房冠军。《哪吒》第一部问世即成爆款,第二部又对人物谱系、故事空间和动作场景进行了全新升级。其创新度、完整性和高水准、感染力充分体现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电影《哪吒2》热映引爆春节。“我命由我不由天”“难道你想改变这个世界?我想试试”“若是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不屈服于仙界权威,勇于打破仙界和魔界不平等的生存规则,捍卫亲情与正义,哪吒的精神内核,让一部动画电影有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