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夜读》发起的朋友圈话题,得到了大家热情的反馈。(戳链接→ 真心鼓励大家:多发朋友圈!) 在留言区,有这样一条互动: 你是否也和小编一样,不小心遗忘了“青春密码”?这么多年过去了,和《夜读》说说你与QQ的那些往事与随想吧。
编者按:“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最后是永远不要互相遗忘”。回首2022走过的路,遇见的喜怒哀乐,都将变成时间最珍贵的记录。澎湃评论部推出年终特别策划《冲破时间的困境》,记录和书写你我的2022,期待在新的一年,每个人都能迎着阳光、温暖前行!
大脑如何记录和回忆我们的人生体验?因为“记忆”,大脑可以带着我们穿越时空,不断地把过去的碎片展现在当前。记忆是我们人类存在的本质。没有远期记忆,你就不会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认识谁,以及安全和危险的区别。近期记忆也同样重要——没有它,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结尾时,就忘了开头。
来源:科技日报◎罗丁豪 长久以来,科学家对记忆的探究都避开了“遗忘”的话题:人们认为“遗忘”就是记忆的消失,“防止遗忘”就是增强记忆的最好方法。 但随着近几年神经科学界对遗忘机制的研究,一片复杂的图景逐渐浮现:遗忘并非简单的“消除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