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诗佛"王维在他的诗中如是写道。在世人眼中,佛门是远离世俗的地方。飘渺的云雾、悠扬的钟声、深沉的佛号,一句"阿弥陀佛",饱含着出家人的慈悲怜悯;一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劝返了无数的迷途之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人一旦入了佛门,成了出家人,就应该断绝与俗世的一切联系,特别是不能近女色,不能醉心财富,应该为了信仰,潜心念经求佛,修心养性,但现实情况是,除了极个别的寺庙还在坚守佛教的这些基本的清规戒律之外,大部分寺庙都在做商业化转型。
1981年的少林寺,屋顶漏雨打湿了《金刚经》,释永信跟着行正方丈扫落叶,老方丈指着将要坍塌的藏经阁叹气。行正法师圆寂前的嘱托像道符咒:“要恢复少林鼎盛。”那年头少林寺全年香火钱不到3000元,释永信在功德箱旁支起茶摊,游客花两毛钱就能喝到粗陶碗盛的凉茶。
1982年,一部叫做《少林寺》的电影横空出世。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处处飘扬着“”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好汉把你敬仰”的歌声。当年有位小伙伴在作文中写到:每天下课,操场上就有109个王仁则和385个觉远和尚在游走缠斗,剩下70多个白无瑕在练绳鞭。那时候,比较流行离家出走。
在河南省境内,有着一尊号称“世界最高的青铜佛像”,当时在建立之初就花费了十二亿的人民币才将其建造出来,当正式营业的那一刻确实是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景,但随着时间的不断退役景区的人却是在不断的变少,甚至有的游客还吐槽,景区里面的水都“喝不起”。
《少林寺》若今日放映,能打败《哪吒2》的票房神话吗?一场跨越43年的电影对决一、数据对比:1.6亿 vs 150亿,时代鸿沟如何跨越?1982年,《少林寺》以1毛钱票价创下1.6亿元票房,观影人次超5亿,相当于当时中国近半数人口走进影院。这一纪录被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