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德学生在艺术实践课上交流。当日,在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马格德堡市中学生参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艺术实践课,与中国小伙伴们一起体验非遗民俗、练习中国画基础,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3月21日,中德学生在共同体验泥老虎彩绘。
天津市河西区图书馆西岸文化讲坛——“科普天津·中国榫卯工艺”研学活动11日举行,以“科普+传统文化”的形式,带领读者体验古老工艺。活动现场,赵氏秸秆扎刻技艺传承人赵凌通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秸秆扎刻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并带领读者们运用鲁班锁工艺动手制作秸秆小风铃。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今(28)日,香港高中生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学生内地考察团重庆首发仪式在重庆南开中学举行,接下来的5天,来自香港的96名师生将通过体验式学习,亲身了解国家最新发展成就,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1日讯 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寓意着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为加深学生对传统民俗的了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金乡县实验小学开展“春暖二月二 喜迎龙抬头”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教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4日讯(通讯员 周洁 郭蕙宁 彭冠男)近日,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馨悦时光”咖啡馆内,一场汉服茶艺沙龙正在进行。茶艺微讲堂。伴随着悠扬的古筝曲,一袭汉服的国家二级茶艺技师李双双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茶艺微讲堂。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开阔眼界、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组织二(6)中队部分队员参观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并共同参与,学习制作古装书籍香囊等传统技艺。“这是咱们济南的泉城兔子王!”“这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看的黑白电视机!
来源:新华社3月21日,在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马格德堡市中学生参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艺术实践课,与中国小伙伴们一起体验非遗民俗、练习中国画基础,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3月21日,中德学生在艺术实践课上交流。
在百年老宅里看民俗展,感受老南京的传统习俗,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了解非遗技艺,并自己动手完成“非遗作品”。这个暑假,许多孩子来到南京民市俗博物馆参加"我是小小传承人"夏令营,体验了妙趣横生的传统文化之旅。经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升级改造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上个月焕新归来。
极目新闻记者 叶文波通讯员 吴红莉 张煜欣实习生 程熊熙 闫世超 宋珍妮为促进中外学生交流,4月14日上午,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道地质大学社区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2月17日,五河县申集镇张村平安小学开展了书法指导特色课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该课程旨在通过书法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文化自信。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史港泽)“中国文化真的很棒!我今天穿了漂亮的戏曲服装,学习了戏曲动作,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来自宜春学院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鲁笛雅开心地说。
中新网广州7月27日电 (记者 蔡敏婕)5时30分上早课、研习武术;正念观修后,参观粤剧艺术博物馆、学习岭南古琴技艺以及体验中医药文化;晚上,在消夏茶会上,交流生活的智慧……以“交心交融,同源同愿”为主题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传统文化交流活动27日在广州市大佛寺启动。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近日,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紫琅湖校区的孩子们在学习体验“草木染”技艺。学校自主研发“草木染”非遗课程,让孩子们学习体验从种植、采摘、提取到染色的全过程,在动手实践中体会色彩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
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日前,一群来自同济大学的留学生为了体验正宗的传统文化,特地前往敬老院学艺,一起去看看。“奶奶,我这样做可以吗?”“可以,可以。”在安亭镇黄渡敬老院内,来自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12名留学生正身着汉服,和老人们一起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