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检的普及,胰腺疾病发现的越来越多了。其中,胰管扩张是很多胰腺疾病导致的一个常见改变。门诊上经常会有人疑惑:胰管是一个啥东东?胰管扩张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发生的、该怎样处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朱阿姨在就诊前2个月出现进食后上腹部不适,呈上腹部灼痛,并伴有腹胀、嗳气、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对此,朱阿姨并未太当回事,认为这些可能是年纪大了的原因,直到就诊前几日,上腹部不适症状出现明显加重,这才引起重视,前往医院就诊。
说起癌症,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胃癌,肺癌,肝癌等常见癌症,虽然它们同样很凶险,但仍然不是最危险的癌症。更重要的是,刘女士在半年内,体重下降了15公斤左右,迫不得已,刘女士只好前往医院检查,根据腹部彩超显示,刘女士胰腺头端存在3.9cm到3.2cm区域范围内的低沉回声,疑似胰腺癌的征兆,后续根据进一步检查,刘女士还存在肝内胆管扩张,胰管扩张等典型症状,后续经过胰腺增强Ct的结果,刘女士被正式确诊为胰腺癌。
李先生,65岁,从前年开始一直有腹部疼痛的症状,刚开始的症状较轻,李先生以为是吃坏东西了,并没有在意,半年前腹部疼痛的症状加重,偶尔会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家人多次劝李先生去医院检查,但李先生怕花钱坚持不去医院,直到腹部疼痛的症状影响到睡眠,同时还出现了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李先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医院进行检查。
超声内镜其实就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B超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对消化道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判断其侵袭深度和范围,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第一,胰腺癌:85%为导管腺癌,超声表现为实性低回声团块,不伴钙化,边缘模糊,与正常胰腺分界不清,主胰管多扩张,常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CA199异常升高,胰腺癌系乏血供肿瘤,超声造影早中晚期均表现为低增强,病理上肿瘤细胞少,大部分为纤维间质,故是低增强。
患者儿子诉说起来患者病情:“大夫您好,我父亲自春节以后已经3个多月了,一直上腹部胀痛,而且老恶心、呕吐,吃完饭症状明显,而且食欲越来越差,觉得浑身没劲,在我们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示胃炎,肠镜未见明显异常,吃了半个月的中药也没有缓解,就又去医院做了腹部CT,所以赶紧过来看看。
我们人体内有很多成双成对的器官,比如双侧小脑、双侧大脑、双肺、双肾、双侧输尿管等,但也有很多单个器官的,正常情况下,体内各个器官的管道引流是不会明显扩张的,只有当管道出现梗阻时才会引起扩张改变,不同部位的管道扩张形成的征象各不一样,其中有一个部位的病变可引起典型的“双管征”。
肝脏汇管区置管术后,胆囊增大,肝内胆管、胆总管扩张,下段变窄,主胰管亦扩张,胆总管和主胰管会合区胰头内轻度强化结节,葡萄糖代谢与邻近胰腺组织无明显差异,多考虑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建议临床结合肿瘤标志物等综合分析。
老年、男性、胰体囊性病变。边界清晰的包膜,不连续的分隔,明显强化。远端胰管轻度扩张,胰体尾无萎缩。应考虑为1、病变轻度外压主胰管,2、病变分泌的黏液进入主胰管。 不应考虑病变截断主胰腺,因为病变体积不算太小,截断的话胰管扩张重且会伴有胰体尾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