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军事频道报道,中国海军研究院所属的某研究所,近日在某军港进行了一次水下爆破实验。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并非单纯研究对高桩式码头的爆破工作,更重要的是收集水下爆破数据,为日后进行更多的爆破试验和军队的爆破作业进行数据积累。
国内媒体近日报道称,海军研究院某研究所在某军港成功组织了一场针对高桩式码头的水下爆炸试验。通常来说,民用码头是作为港口设施的一部分来发挥作用,一大要求就是便于船只靠港并装卸货,码头平台最好与船舶的甲板或货舱高度接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地减少货物调运的难度,利于快速搬运货品。
10月22日,央视频道发布了一则我海军研究院某实验团,在一预定港口进行的一场水下爆炸试验,其爆炸威力将原有的高桩式码头完全摧毁,据了解,此次水下爆炸的主要目的是测试某型炸弹的毁伤能力,以便获得在实战条件下的毁伤数据,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武装冲突提供有力的战场决策。
美国当时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但它总共也只爆炸过3颗,对其性能、数据等的了解很有限。因为当时试验中使用过的两颗均是由飞机投掷的,使空军的地位凸显,因此在空军和海军之间就核时代大型舰队的作用问题产生了争议。
在一些警匪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主角为了躲避追击而跳入水中,然后一大堆追兵对着水面扫射的情景。然而,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另外一种武器——手榴弹或者其它炸弹,如果在水下爆炸的话,它的破坏力会比在水上大出许多倍。
根据新华社报道,6月18日,美国海军在距该国佛罗里达州海岸,大约100英里的海域处,对该国最新建造的“福特”号航空母舰进行了“全舰冲击试验”。而其实验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模拟该航母在对假想敌作战的条件下,遭受重大攻击时的防护表现。
北溪管道不管是1号、还是2号管线,都处于海底深近100米处,海底海水中的溶解氧很少,而甲烷燃烧爆炸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一颗常规炮弹的威力很小,如何能让其演变为地震级爆炸?管道内有大量高压残留气体,在爆炸发生后,为何又没有连锁反应,将长达数千公里的管道连锁引爆?
哇哦,最近中国海军可是狠狠地亮了一把!这次可是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水下爆炸冲击试验,简直就是大秀操作,炸裂全场啊!这艘战舰在离爆点那么近的情况下,依然稳如泰山,真不愧是海上铁甲巨兽,抗冲击能力杠杠的。你说这得多硬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