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知道清代官员是怎么判案的吗?8月14日,第十八场“岭南文化新讲”在广州楠枫书院举行。《杜凤治日记》点校者、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邱捷以“《杜凤治日记》里的办案故事”为题,分享自己对日记中办案记录的研究成果,该书的责任编辑张贤明也来到现场,与邱捷教授展开对谈。
今年鸣沙史学嘉年华的主题是“寻找历史书中的历史感”,第二场活动邀请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邱捷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金光耀教授、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的姜鸣研究员,以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马忠文研究员,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围绕历史人物展开。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清朝广东一位地方官用几百万字的日记,为我们描绘了晚晴社会的真实运行情况,包括基层政府官员如何从士绅百姓手中搞钱、如何上下打点关系、官员如何与小吏分成等,可以看作是全景式展现晚晴中下级官场和社会的现形记。
晚清时期,浙江山阴籍的杜凤治(1814—1883年),在广东担任知县和直隶州知州长达十余年之久。他留下了一部内容庞大,涵盖了几百万字的日记,这部作品可谓是晚清官场的生动记录。通过阅读他的日记,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当时担任州县官员的"繁忙"和"辛苦"。
毕业一年,29岁贫困湖大硕士在广州珠江自杀!留下18篇日记,撞录最后一篇:2020年6月27日结束了,我爱你,也爱这个世界,但是你的自私与冷漠无情抛弃了我!在我生命的最后,我恨你!我那么努力的去实现我们的未来,去实现对你的承诺,你竟然可以这样说不爱就不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