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入侵物种的噩梦,只要是能吃的食物,都会在中国厨师手中的到合理的开发,甚至曾经在欧洲泛滥的小龙虾,在中国只有被圈养才得以保存,甚至因为中国人太能吃,导致有很多物种只能通过进口,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但凡是都有例外,在美国五大湖里,有三个入侵物种,中国就不敢吃。
作者:文/虞子期亚洲鲤鱼又名“亚洲鲤”,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鱼类,不过在美国,亚洲鲤的说法很多,因为他们将青鱼、草鱼、鳙鱼、鲢鱼、鲫鱼及鲤鱼等相关性的物种都称为“亚洲鲤”,而这种鱼已经在美国泛滥成灾,美国人想消灭这种鱼类。
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南方地区的水产养殖场内有害藻类经常泛滥,赤潮频发,给水产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亚洲鲤鱼专门以各种水生植物和藻类为食,对环境的忍受力强,如果把它们“请”过来帮忙消灭这些有害藻类,岂不是两全其美?
来源:人民日报图①: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里,工作人员在智能化自动养殖区观察鱼类生长情况。房德华摄(人民视觉)图②:江西省上高县翰堂镇磻村村鱼鳝混养基地中,农户正在查看黄鳝养殖情况。邹利强摄(人民视觉)图③:重庆市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成片鱼塘水光潋滟。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在中国,鲤鱼一直是神圣的符号,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过年吃一顿黄河鲤鱼,早已成为黄河岸边村民的传统风俗。近日,山东鄄城县旧城镇黄河滩区的群众在杨屯村的黄河鲤鱼养殖基地里,拉起了大网捕鱼,迎接农历年的到来。
鱼池中的草鱼和鲤鱼平南县大鹏镇素有“八山四水三文化”之称。当地依托溪塘密布、源清流洁的自然条件,形成以流水养鱼为基础,耦合生态种养、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森林-池鱼-村落-石窝”的镶嵌分布和“山泉流水养鱼生态种养”的复合经营模式,综合年产值达1.2亿元。
为了保护常见的渔业资源,早在2003年就开始在长江流域实行每年3-4个月的禁渔期,但渔业资源恢复收效甚微,短暂休渔期带来的繁殖成果很快就会在当年7月恢复捕捞后消耗殆尽,由于长江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2019年前后每年的捕捞量已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