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大宇宙中,有一座神秘莫测的山峰,他不仅仅是佛教的中心,也是佛教大宇宙的中心,也是佛教信徒的圣地。这座山,便是须弥山。然而,对于须弥山,大家所知甚少,今天就来揭秘须弥山的六大未解之谜。须弥山,有多高,在哪里,哪些人在上面居住,佛祖居住在何处?...
上次啊,给小伙伴们分享了佛学宇宙观中宇宙形成之初的状态,用经典中的10句话引出了“一念无明生三细”,相信大家已有了初步了解。因为本文的重点是对佛学宇宙观进行探讨,并不是完全解释经典,有的小伙伴不太满意,说看了半天也没明白那10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得给我说清楚啊!
佛教的宇宙结构论是佛教关于众生和佛等所居的空间、环境的学说,其间论及到了众生和佛等所居世界、即现实世界和神圣世界的构成、性质、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又论及到了世界的生、坏灭,也即时间的变迁问题,体现了佛教对宇宙空间和时间的整体看法。在这方面,中国佛教学者的《经律异相》、《法苑珠林》和《法界安立图》等著作作了比较集中的介绍和阐发。
如图所示为佛教宇宙观的一小世界结构图,注意上图中的“吾人所住之世界”与下图中的右上角“太阳系”所处的位置,是不是很接近?和下图类比可发现,风轮是气体、水轮是液体、金轮是固体、地轮是银河系四条旋臂的星球带范围。
“三千大千世界”是指佛教对于宇宙的一种概念。在《金刚经》、《地藏经》等佛经中我们时常能读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就是“大千世界”,前面的“三千”分别是指一千个小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