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翁云骞 沈吟 通讯员 高晓静 李夏冰祝颖丹(中)与团队。受访者供图深夜刚从上海国际橡塑展回来,下午马上又要飞去外省参加行业研讨会——临近“五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祝颖丹更忙了。“忙是正常的,不忙说明项目少了,要加倍努力。
科学家从手套箱中取出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从左到右依次为:许巍副研究员、博士生陈霄、王军强研究员、霍军涛研究员、陈国新博士中国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在月球上获取大量水的方法,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
6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联合电子科技大学与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创制了一种无疲劳的铁电材料。这一创新基于二维滑移铁电机制,为解决铁电材料的疲劳问题提供了全新途径。相关论文当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杂志《科学》。
潮新闻 记者 李华 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持续影响下,今年来,各地民间投资难言乐观,一些工业重镇甚至出现投资大幅下滑的情况。不过,也有例外。宁波镇海区制造业第一镇(街)——蛟川街道,就逆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投资“成绩单”。1-7月,蛟川街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57.
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林波)6月7日,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Developing fatigue-resistant ferroelectrics using interlayer sliding switching”(利用层间滑移
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又有新发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1吨月壤将可以产生满足50人一天所需的饮水量。由嫦娥五号带回的部分月壤样品。
潮新闻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甬科宣“中字头”院所的最新科研成果齐刷刷陈列着,数十项产业化案例让人应接不暇。日前,2024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拉开帷幕,笔墨浓重的中国科学院系列成果展陈成为活动一大亮点。
在浙江宁波,有一个磁性材料产业集群,云集了上百家规模以上企业,磁性材料产能达到了全国的40%,被称为“中国磁都”,这里并不生产稀土,却能崛起一个以稀土为核心原料的产业集群,宁波是如何做到无中生有打造“强磁场”?
近日,记者在调研时了解到一个正在走俏的职业:技术经理人。他们在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对话,从事科技成果挖掘、培育、孵化、推广等工作,为科创和产业“牵线搭桥”,被业界形象地称为科技“红娘”。这个“红娘”有多重要?
潮新闻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刘毅 高博雯科创“赛道”,宁波前湾新区抢先“领跑”。最近,中国科协公布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遴选结果,位于前湾新区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和奥拉半导体分别入选“融通创新组织榜”和“先导技术榜”。这是新区首次上榜“科创中国”国家级榜单。
沈孙晖、张超梁、景文俊1月11日,记者走进宁波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基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众多产品跃入眼帘,兼具“颜值”和“绿值”。“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共同研发了全生物高阻隔性可降解材料,用来替代玻璃罐头,可有效隔绝空气,让包装食材保质期更长。
6月30日,历时7年建设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联合企业研发的大尺寸高强度钢护筒,及其表面高耐久性防护涂层一体化制造技术,为深中通道工程提供了可满足百年服役寿命的综合防护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