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沉醉在风景里,久久不肯离去。是欣赏这些风光,还是纠结怎样才能留住这风光?快门果断按下的那一刻,告诉自己:我的风光我做主!走在海天之间,看山看雪,看风云幻变,你就在这风景里等我,直到我们相见的那一天。
郑中基虽然演技不咋地,但郑中基在香港摄影界名声在外。用网友花轮的话说,郑中基当年在flickr(一个图片分享网站)上,是“叱咤风云”级别的。据说当时他的ID叫做 tinyeyes,“小眼睛”,是当年flickr上最优秀的莱卡摄影师之一,与日本的Tommy Oshima齐名。
詹姆斯·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讲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引发很多人到中国寻找书中“香格里拉”的热潮。“香格里拉”本指“世外桃源”,而希尔顿的灵感来源,正是约瑟夫·洛克于这一时期发表在《国家地理》上关于中国云南科考的照片及文章。丽江,可能是最接近“世外桃源”的地方。
李若虹(章静绘)二十世纪早期,中亚研究之于汉学发展有着关键作用。随后,在汉学从欧洲向北美转移并逐渐转型为中国学的过程中,哈佛燕京学社对哈佛大学乃至美国的汉学和中国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李若虹女士在哈佛燕京学社任职多年,现为学社副社长。
在这座诞生弗洛伊德和斯宾格勒的城市,不断地通过某种集体的、俄狄浦斯弑父似的反抗来界定自我,树立起人的主体性旗帜,界定自我的价值,与其说是年轻人反抗的是国家所继承来的父权似威权统治,他们在漫长战线所攻打的,是他们从小就成长于其中古典式自由主义理性精神,而转向现代的非理性主义。
1928年,洛克从丽江经永宁到达四川木里,深入贡嘎山岭腹地,再返回丽江,在木里的贡嘎山为该杂志拍摄了当时相当昂贵的彩色照片243张,黑白照片有503张,此外还采集了700件鸟类标本,几千种植物标本,收获非常丰厚。
2023年9月4日-8日,距洛克首次来到木里100年之际,中国国家地理最美寻摄团踏入洛克之路重点路段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香格里拉”中心,从西昌市出发,历经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最终回到西昌市,共同揭开“香格里拉”传说发源地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