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间,海目星(688559.SH)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5亿元,同比增长17.03%,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下降15.42%,期末在手订单约为75亿元。
中国网财经8月9日讯 海目星8月9日公告称,公司收到海外头部车企客户的中标通知书,公司于近日中标海外头部车企客户的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相关设备,中标金额约12.5亿元。海目星表示,该中标通知书项下的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合同签署。
中证智能财讯 海目星(688559)8月8日晚间公告,近期,公司收到海外头部车企客户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折合人民币约为12.5亿元。中标项目为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相关设备。截至公告披露日,该中标通知书项下的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合同签署。
就比如海目星,二级市场表现惨淡了2年后,同样跟随这一波行情从最低点最多上涨了超过60个点,给人一种企业是不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的错觉,只是通过公司2024年的半年报来看,非但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善,反而有息负债率还在狂飙,主营业务依然形势严峻,公司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出海,正成为很多上市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突破口。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新增海外订单情况。充裕的海外订单,一方面折射出中国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进一步布局海外市场、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增添了底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在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上取得了进展性突破,并且实现了国内固态以及准固态电池中试产线的多种设备和产线的交付以及生产。”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称。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 | 刘娟界面新闻记者 | 张慧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当地时间5月14日美政府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中国证券报》24日刊发文章《多公司频获大单 畅通双循环添动力》。文章称,新增合同订单、中标重大项目……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签下“大单”,一个个亮眼的数字、扎实的项目,不仅彰显企业技术发展的综合实力,也展现了生产需求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成效。
来源:证券时报 先导智能生产车间 安宇飞/摄 翟超/制图作为锂电行业“卖铲人”,锂电设备厂商受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影响,利润整体承压。然而,近期伴随着行业开工率回升,头部电池厂扩产重启,业内预计锂电设备细分赛道已进入筑底阶段,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每经记者:张宝莲 朱成祥 每经编辑:梁枭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均已出炉,上半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龙头们的日子并不好过。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业绩陷入泥淖,亏损累计超过百亿元。但也有企业持续笑傲,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稳居组件出货量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