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奶癣,是宝宝很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小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红斑,基底水肿,片状糜烂渗出,黄浆液性结痂较厚。
奶癣,相信大家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其实它是一个中医诊断病名,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西医诊断“婴儿湿疹”。 由于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的方法方式不同,因此会出现相同的疾病,中西医有不同的诊断病名;或者不同的疾病,却有接近、相似的中西医诊断病名。
孩子脸上长癣了。误诊病例多曾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外用治疗,而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真菌致病力,使皮损失去原来典型损害,表现为边界不清的鳞屑性红斑,中央失去自愈倾向,类似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样等改变,成为难辨认癣或激素修饰不典型癣。
奶癣奶癣即婴儿湿疹,是婴儿期的常见问题,多在生后1~2月开始,1~2年内消失。表现为皮肤的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点,婴儿可无自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渗出、结痂,甚至继发感染,婴儿可能有烦躁不安症状,甚至影响睡眠和进食。
皮肤癣病属于真菌感染,孩子染病常与家里养宠物有关,有时也可能源于父母的灰指甲、脚气(足癣)、手癣,被传染而致。头癣常表现为局部感染脓疱,有较多鳞屑,头发减少脱落;手足癣多表现为角化过度,有红斑水泡型和浸渍(发白)型;体癣往往呈环形的红斑,红斑上有细小的鳞屑。
有时候会发现自己腿上或者其他部位有一块近似圆形的区域,皮肤摸着异常粗糙,甚至剌手,看着就像鸡皮一样,这其实是一种皮肤病——小棘苔藓。什么是小棘苔藓小棘苔藓特征为针尖大小的毛囊性角化丘疹,顶端有一角质丝棘突。多见于儿童的颈项、股臀、四肢伸侧等部位,颜面、掌跖较少累及。
脖子长癣可能是慢性湿疹、花斑糠疹、体癣、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原因导致的。慢性湿疹:慢性湿疹的主要症状就是皮肤粗糙肥厚,而且还会有色素的改变,患者会出现自觉瘙痒的感觉,如果耳朵后面很痒,抓后有可能会起皮屑,像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