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来沪务工的林女士(化名)不慎吞下了一次性塑料碗的碎片,在感觉喉咙不适后她立刻前往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当时喉镜检查未见异常,但林女士回家后仍持续感到咽部疼痛。她抱着侥幸心理,希望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自行缓解。然而,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但目前来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它没有“离开”,每一块曾经被创造出来的塑料仍然与我们同在。小时候,大人常警告我们说“口香糖不要咽下去,会粘住肠子”,当然后来我们都知道了,误吞下去的口香糖会随着粪便一道离开我们的身体。
近日,王女士点了杯奶茶犒劳自己,没想到猛灌几口后却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好像有什么异物卡在食道里。于是她大口喝水,想通过水的冲击把卡住的东西冲下去,可喝完水后,胸口疼痛持续存在,她只好给家人打电话求助。在家人陪同下,她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进行急诊胃镜检查。
2Heather A. Leslie, Martin J. M. van Velzen, Sicco H. Brandsma, Dick Vethaak, Juan J. Garcia-Vallejo, Marja H. Lamoree,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22,107199,ISSN 0160-412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牧 詹文雪 王欣)现如今,选择点外卖就餐的人越来越多,不过就餐过程中可要留心一些“隐形的危险”。近日,青山的刘先生(化姓)就在一次做胃镜复查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自己胃里竟“插”着一把长约3厘米的“刀片”——透明塑料外卖餐盒碎片。
湘西网12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麻垣杰 通讯员 彭 婷)11月29日下午6时左右,当州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将一块塑料叶片顺利从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支气管内里取出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也是目前为止,该院成功实施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年龄最小的病例。
塑料虽然给生活带来便利,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已经入侵人体,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最近有传言,每一口外卖都吃进了塑料,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有其事呢?遗憾的是,这是真的,如果每天都摄入一点塑料,10年下来,你可能已经吃掉了一个标准的救生圈。塑料是如何侵入身体的?
3个月前,来沪务工的林女士(化名)不慎吞下了一次性塑料碗的碎片,在感觉喉咙不适后她立刻前往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当时喉镜检查未见异常。但林女士回家后仍持续感到咽部疼痛。她抱着侥幸心理,希望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自行缓解。然而,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医生,孩子喝酸奶时吸出了玻璃碴,需不需要做胃镜?”一位家长在领取某品牌玻璃瓶装酸奶时,不慎掉落瓶子,她看瓶身外壁无肉眼可识别裂痕,瓶内也未见有明显玻璃片或玻璃碴,就给孩子喝了。但孩子吸到最后,还是从吸管中吸出一块玻璃碴。家长再仔细一看,发现瓶身内壁确有破裂。
日常生活中,误吞异物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可能是吃得太急,也有可能是吃东西的时候打闹说笑造成的。尤其是儿童,由于好奇心强且认知能力弱、生活经验不足,经常误吞异物,比如硬币、纽扣、弹珠等。如果我们不小心吞下了异物应该怎么办?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及时就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急诊室故事中午,郑女士和七十几岁外姿一起吃饭。郑女士中途接电话的过程中,突然听到外婆一阵咳嗽并伴有呕吐的声音,经询问,外婆好像是把义齿吞下去了。郑女士吓一跳,以为会出大事,赶忙带着外婆来到急诊室。拍过腹部X片,又拍了腹部CT,都没有发现义齿。
来源:【青岛信网】刘女士在贝果中吃出异物(来源:受访者)信网11月24日讯(记者 陆彦蓉)11月16日,市民刘女士在万象城崎本的店专业酵种吐司(以下简称“崎本的店”)购买了两种面包,食用过程中吃出了疑似塑料碎片的异物,于是刘女士立即联系到商家,想要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7日讯 女子酒后误吞牙签戳穿肠壁、七旬老人误食外卖盒碎片引发多处穿孔……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外科成功救治了2名因消化道异物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林牧 詹文雪 王欣近日,家住武汉青山的刘先生(化姓)在做胃镜复查时,意外地发现胃里竟“插”着一块长约3厘米的塑料餐盒碎片。经过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的精细操作,将这一块尖锐的塑料碎片取出,避免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近日,一位误吞塑料碎片的患者来到平阴县中医医院就诊,医院内镜室迅速启动内镜异物应急预案。考虑患者情绪紧张、配合差,碎片尖锐,如不及时取出,会随胃蠕动划伤粘膜,导致粘膜划伤出血,故立即实施无痛内镜为其取出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