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陈梦妤与团队又进行了一轮技术方案讨论后,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才有空来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打了个招呼。这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左右,夜幕已笼罩这座城市。
一袭银黑色打扮的机器人,双手环抱着大会徽章,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再将其准确地放入启动台上。这是8月21日在北京亦庄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的一幕。这个身高约173厘米、体重60公斤左右,名叫“天工1.2max”的机器人,由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系首次亮相。
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机器人让大家久久难忘,2025年新春伊始,人形机器人的“智能”被给予了更高的期待,整个行业也有望迎来量产元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国。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约27.6亿元,并有望在2030年成长为千亿元市场。
近日,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未来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6日)显示,全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机器人相关企业超81.3万家,广东省以超过15.5万家的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擎,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5.
来源:解放日报 坐落张江模力社区,国地中心训练场首期部署超百台异构机器人上海“机器人技校”正火热“集训”今年有望沉淀千万条数据形成领先规模,未来要让机器人“样样在行”旧金山机器人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简称“Pi”),数月前发布了首个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
迄今为止,对人形机器人的研究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1、1969年至1995年的缓慢静态行走阶段,以早稻田大学的人形机器人Wabot为代表;2、1996年至2015年的连续动态行走阶段,以本田公司的人形机器人Asimo为代表;3、2016年至2020年的高动态运动性能阶段,以波士顿动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如何赋能养老产业引人关注。目前,已有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雯珊 见习记者 刘晓一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月12日,市经济信息委公布我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单,列出“开源社区、开放场景、技术攻关”3类共12个项目,鼓励合规企业机构“揭榜”。具身智能机器人即人形机器人,它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最终载体。
2月11日,据“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微信公号消息,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行业内多家优势单位共同研制的《人形机器人电驱动一体化关节接口规范》标准,已依照《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顺利通过立项审查,并正式纳入全国机器
早盘机器人板块活跃,截至09:34,亿嘉和上涨9.99%,科沃斯上涨6.47%,固高科技上涨3.70%,云天励飞上涨3.66%,巨轮智能上涨3.61%。机器人ETF(562500)上涨0.22%,最新盘中成交额已达3485.02万元,暂居可比ETF1/5,换手率0.52%。
新华社石家庄2月8日电(记者刘桃熊、董笑坤)春节假期过后,全国各地迎来复工潮,河北多家企业里的机器人员工也忙碌起来。遵化市巨视(唐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着组装和调试一批剥核桃机器人。不久后,这款机器人将在山西一家核桃加工企业“上岗”。
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杨夏在不足半个巴掌大的鸡蛋上雕刻出圣诞树图样,在办公室里做节日装扮,像理疗师一样为人类提供按摩⋯⋯随着人工智能和仿人机器人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在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