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8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俞跃)69岁的环卫工人老胡鼓着腮帮,脸憋得通红。他用力吹气,一阵低沉的呜呜声,从他手中近2米长的铜管乐器中发出。这种乐器叫先锋,用于婺剧开场。最近几个月,在扫地的间隙,他一直在练习吹奏。吹先锋很难,需要很大的肺活量。
红网新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一生唢呐。1月31日,长沙唢呐非遗传承人李科洪因病逝世,享年76岁。李科洪的一生,都围绕“唢呐”二字不懈奋斗。一声唢呐。今日的“李氏唢呐”吹奏中,诉说着对李科洪的哀思。唢呐声声,寄托着他终生的热爱。李科洪。一生唢呐“家父把唢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图据受访者2月26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往年这个时候,眉山丹棱人杨家文便会带上唢呐,早早出门,在“闹花灯”时表演丹棱唢呐。可今年,杨家文却没有表演成。“因为疫情原因,今年都没有闹花灯了,所以就没有表演。”杨家文说。
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伯通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十五年,百无聊赖中练得双手互博术,能“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在安文镇荷塘社区也有这样一位“老顽童”,他的名字叫陈云水,今年89岁高龄的他练就了“一心多用”的绝活,能双手双脚同时配合演奏8件乐器。
90岁“怪老头”的35年“喇叭人生”每天早上6时30分,梅州市五华县黄龙村便会准时响起广播。这座广播站不在村头、不在村委会,而在村民家楼顶。1988年,退役军人钟裕祥自掏腰包,在自家楼顶搭了广播站,“用高音喇叭,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播出去。
□ 赵永斌 王月鲁在高唐县梁村镇黄圈村有这样三位兄弟,他们出生于唢呐世家,祖祖辈辈以唱戏吹奏为生。凭借精湛的技艺,他们走南闯北,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这门古老的艺术,成为抹不去的乡村记忆。老大孙士昌,今年74岁,老二孙士文,今年67岁,老三孙士忠,今年64岁。
说了60岁老人二次创业的故事,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位70岁老人自娱自乐的幸福晚年。沐尘乡康源村70岁老人李石金有一门绝活,单人独奏闹花台,一个人就能包办七八种乐器。最近几位大学生慕名而来,大爷为他们开上了一场戏曲独奏表演,让年轻人们见识见识传统戏曲的魅力。
我家住在城乡结合部,所以一到清明或者中元节,烧纸的人别提有多少,搞得整条路上鬼气森森的,满天都是灰和纸钱。但这些我平时也都忍了,可最近有好几户人家办白事,唢呐戏班子那是轮番上阵,整晚整晚地吹唱。前几年这时候也不是这样的,今年咋这么多去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