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郝贵生老师用了两个月宝贵的时间,为我们系统地讲完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7讲,使我们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批判中加深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使我们今后能更有战斗力地投入保卫社会主义的斗争。
《提纲》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在《提纲》中,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不仅批判了唯心主义,而且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不彻底性,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的要点,揭示了无产阶级新世界观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太多了,主要是不懂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笔者就拿出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学习理论与方法,开设《大学学习学》课程,在学生中组织《学习学研究会》,对我校大学生学习状况曾做过两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发表过20多篇有关学习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论文,出版三本学习学和学习理论方面的教材、著作。
第九条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也即直观唯物主义,它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因为费尔巴哈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进行批判,他接受了资产阶级社会是无数抽象个人构成的社会,这一所谓事实,他试图理解这个社会,于是用哲学,用感性直观,是唯物主义的,同时是直观的!
在中国语境中,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展开,这一概念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概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关于“实践”的定义,但在其论述中,我们又处处感受到“实践”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