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的北缘从陕西入川的古蜀道两侧现存两万余棵古柏最高树龄达2300年参天古木从秦朝开始种植从古代的县令到今天的县长上任离任都要清点交接古树这也许就是中国林长制的源头这种方法被传承与发扬护佑了古柏的生生不息
在广元剑门蜀道翠云廊上穿越历史长河的苍苍柏树中,有一株孤独而神秘的树种——就是这株2300多岁的剑阁柏。这株独一无二的剑阁柏,植于秦惠文王时期。有“三最”知名:最高、最老、最奇。最高,树高27米;最老,树龄达2300年;最奇,它远看似松、近看是柏。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世代焉能辨,经过得未尝。蟠根惊窜蟒,弱干识栖凰。抱石珠凝绿,流脂玉切黄……”漫游剑门蜀道,烟雨朦胧未消、晴初旭日待升,空气中竟多了几分清冽透彻的惬意,万株古柏尽显苍翠,引四海游客纷至。“雨后徒步古蜀道,很美很震撼,空气也特别清新!
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有一处特别的存在。它以沉静、厚重的气质,浸润出千年历史的“绿色”印记。剑门蜀道翠云廊现存古树7800多株,其中古柏就有7700多株。古柏平均树龄超过1000年。如果沿着古柏细心寻找,就会看到古蜀道遗迹隐藏在丛林深处。年轮记录下千年历史脉络。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0日电 (唐倩 张华洋)“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8月29日,2023年“天府旅游名县巡礼”媒体代表团来到翠云廊古蜀道,感受着古代陆路交通“活化石”的独特魅力。翠云廊。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经四川省文物局批准,广元蜀道翠云廊生态博物馆于当日成立并开馆。这是四川省首家生态博物馆,旨在传承和弘扬蜀道文化,展示蜀道沿线的自然风光和生态多样性,为公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蜀道文化和生态保护的窗口。广元蜀道翠云廊生态博物馆位于剑阁县翠云廊景区。
原标题:古蜀道上“别样红” 媒体蜀道行采访团走进绵阳在绵阳市博物馆寻踪古蜀道历史脉络、走进两弹城感受“两弹一星”精神、漫步梓潼翠云廊品文化传承……7月25日,媒体蜀道行走进绵阳。行走在绵阳,历史的穿越感扑面而来,记者们看到的是绵阳富集的特色资源,背后则是绵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二十三年到访二十四次,从美国费城到中国广元——一位美国友人的蜀道情缘3月17日,贾和普在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上行走。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剑阁县古蜀道旁的古柏挺拔苍劲。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3月17日,贾和普在剑阁县与当地村民聊天。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3月12日一早,广元市剑阁县白龙镇红岩村,像往常一样,村民王树高带着肥料和水桶往山头走去。去年9月,剑阁县对20株濒危古柏实施紧急救护,救护期后,当地继续发动周边村民参与古柏养护,王树高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