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女孩天水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留学生,喜欢音乐、书法、汉服,喜欢美食和旅游。近日,在北京的一家咖啡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了她。天水: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和中国汉字。我选择来中国留学,是因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非常大。
潮新闻 记者 何贤君 共享联盟·义乌 林晓燕 拍友 时补法 摄4月29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省内外57所高校的223名外籍留学生来到义乌,他们实地走访了义乌电商产业园、国际商贸城等地,通过企业参观、市场调研的方式,“沉浸式”感受义乌的就业、创业氛围。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题:外国留学生寻找诗意江南作者 范宇斌踏着青石路、撑着油纸伞、穿着一身汉服,走入江南枕水人家。来自越南、俄罗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摩洛哥等近20个国家的29位外国留学生17日走进苏州黎里,参加“寻找诗意中的江南”外国留学生城市行走活动。
当新年的春风轻拂大地,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的喜讯如暖阳般洒向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对古老传统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对文化根脉的一次有力传承。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心中涌动着别样的激动与自豪。他们虽远离故土,却在异域的天空下,用独特的方式续写着春节的故事。
跨越百年的留学史,早已成为时代的注脚之一。1847年,三名珠海少年容闳、黄宽、黄胜赴美留学,拉开了中国海外留学的序幕。作为近代中国留学文化的发源地,“留学文化”成了珠海高新区唐家湾的标签,也镌刻着唐家湾“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
新华社天津10月17日电(记者宋瑞、徐思钰)穿城而过的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跃动着这座城600多年的发展脉搏。从旧时“晓日三叉口,连樯集万艘”的漕运盛景,到如今氤氲着商文旅气质的“活力秀带”,海河已成为激发城市文旅消费活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环球网 推介语为在跨文化融合背景下塑造出良好的海外企业形象,近年来,国家电投以青年为核心,结合各属地国的独特风情与“Z世代”的喜好,策划开展了中土高校“Z世代与零碳”交流对话会活动、“来吧!碳想家”中土青年摄影大赛、“来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倩玮今年9月5日杭州国际日之际,涉外综合服务平台“AI Hangzhou”(爱杭州)正式发布。这款“一站式”资讯服务线上应用,融入了生活、教育、工作、旅游等多个场景,让在杭州的境外友人一部手机“轻松游”,体验丰富的数字化城市服务。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在云南香格里拉,她叫白水台,仿佛仙人遗田;在土耳其帕穆克卡莱,她叫棉花堡,犹如棉花宫殿。自然造物有着鬼斧神工的“神似”,两者若能对话,定会彼此感叹:你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这里竟然和棉花堡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