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三页纸小王开口:“谢老师,我想请教您关于中医的望形,包括原理和意义。”谢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小王坐下。他开始解释:“望形,即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表特征,如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等来诊察病情的一种方法。
吐舌是一种病证名,在明代薛铠所著的《保婴撮要》中就有所记载,又名舌舒、吐弄舌。这一疾病的病因根源通常为心经有热,由于宝宝的年龄小,而身体本身无时无刻不在成长,生机蓬勃,阳气旺盛,宝宝体质本身就偏于燥热,这时候如果饮食过饱或者环境过暖,都会使宝宝感到不适,当宝宝烦躁不安,不爱吃,不爱玩,小便还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内热了,内热如果没有很好的排出体外,严重了就会上火。
众所周知,中医可以通过看舌头来大概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其实看舌头是中医诊断的一种方法,简称舌诊。舌诊主要看舌质及舌苔,舌质就是舌头的神、色、型、态四个方面,舌苔包括苔质和苔色两个方面,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通过看舌头来判断自己身体情况如何是很有必要的,这套极简的中医舌诊基础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初步了解自身五脏六腑的情况,大家可以收藏学习起来。
舌象,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虽然大多数不学医的人没必要过深入了解,但是简单的医理还是需要知道一些的,就像舌象,我们可以学一些舌象辨别知识,这样就可以在生活中注意哪些不适合自己体质,吃哪些更适合自己体质,从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疾病预防工作。
望诊——舌诊一、舌诊的结构、原理1.舌诊的原理:①舌的结构②脏腑与舌象③经络与舌象④气血津液与舌象2.舌面的分布规律二、舌诊的方法三、舌诊的注意事项四、舌色特征及临床意义3.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4.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5.舌下络脉特征及临床意义(二)、望舌苔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1.
上一期我们聊了望舌的颜色来分析病情,今天我们一块看舌的不同动态,分别提示了身体的什么状况呢?舌态指的是舌的动态。正常舌态:是舌体随意屈伸,活动灵便自如,提示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流畅,经脉调匀。常见的病理性舌态:包括强硬、痿软、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
望舌下络脉舌下络脉异常形成原因可有气滞、寒凝、热郁、痰湿、气虚、阳虚等。①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②舌下有许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疱,为肝郁失疏、瘀血阻络;舌下络脉青紫且粗张,为痰热内阻,或寒凝血瘀;舌下络脉青紫且曲张,为气滞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