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号消息,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发布文章《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称,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机制,推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微观监管政策等的协调配合。
11月6日,人社部网站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信息。其中,任命李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此前,李斌担任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公开资料显示,李斌,男,汉族,1976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
7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会议强调,国家外汇局系统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下半年工作,高质量完成好全年工作任务。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财联社10月13日电,今日在央行举行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当前系统重要性银行经营总体稳健,在金融体系中起到了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黄盛)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2023年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该名单共涉及20家银行,其中包括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这也是我国连续第三年更新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202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经济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新成绩。成绩的背后,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我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超22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民生投入保障有力。
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发布文章《强化宏观审慎管理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称,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一是持续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二是开展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对广义信贷增速的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重要的宏观审慎调节工具。
会议认为,2021年人民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顶层设计,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确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并实施附加监管,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框架,扎实推进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和监管工作,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制度,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继今年8月王春英调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副书记之后,国家外汇局副局长一职待补,如今人选终于落定。11月6日,据人社部官网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李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截至发稿,外汇局官网“局领导”一栏已更新相关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纵观历史上和当今的金融强国,都具有高度开放的特征”“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8月17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24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和大资管新发展”,围绕资管服务新质生产力、全球资产配置、财富管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