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析】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性质的传记。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100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黑暗最为悲惨的时代,但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雄踞东方,这是千千万万个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在这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当中,有一位英雄人物——邓稼先,在荒滩隔壁,领导的核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原子弹。
建国初期,我们的经济水平相当落后,各项技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些拥有核武器的发达国家,常常对我们核讹诈,落后就要被挨打,这是至理名言,为了新中国能挺直脊背站在世界的东方,于是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隐姓埋名的走向了戈壁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邓稼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了解伟人的故事。
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