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痔是很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痔疮发病率之高。痔疮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肛周疾病,甚至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小毛病”,可就是这个“小毛病”没有引起重视,也可能引起“大麻烦”。
痔疮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类型,由多种因素引发。不良排便习惯、久坐久站、辛辣油腻饮食及膳食纤维不足均会增加痔疮风险。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增大及分娩时用力屏气也会导致痔疮。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痔疮呢?
大便出现喷血、滴鲜血、无痛感的情况,多数是便秘、肛裂、痔疮等原因引起的,需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便秘:如果出现饮水不足、缺乏运动、摄入膳食纤维少等情况,可能会使得肠道水分减少、肠蠕动缓慢,容易导致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引起便秘。
便血又称大便出血,出现便血症状时,人们的反应往往会有两种极端:有的人在发现自己出现便血现象以后会觉得很害怕,担心自己出了什么大毛病;而有的人则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小问题。其实,造成便血的原因很多,对于便血,我们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患者因为没有重视身体给出的一些小“信号”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不已。因此,公众应重视平时的体检和对于疾病信号的了解。我们该如何来识别哪些情况代表着身体出现了异常?比如排便出血这种“信号”,它常见于哪些疾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任华 陈丹坐立难安,血染便池……对有“痔”青年来说,每次上大号可能都是一次“历劫”。痔病,又名痔疮,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指的是直肠下段粘膜下、皮肤下静脉扩大曲张或肛垫下移。事实上,小痔疮也能引起大问题。
擦屁股,可是一种技术活。不管男女老少,上厕所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上厕所的善后工作——擦屁股这件事,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对。很多人擦屁股擦不干净,就会坐立难安。于是,拿纸使劲擦,擦到厕纸“见红”,有时还能感觉到肛门口“有东西脱出来”。注意!
红网时刻新闻6月6日讯(通讯员 舒丽)提到痔疮,很多人都不陌生,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类型,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由于内痔早期症状不明显,又长在肛门里面,很多人都是在发现有出血或痔核从肛门脱出后才察觉自己患有痔疮。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的病情是否严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