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个到付快递,请付款签收。”听到快递小哥这样说,有多少人看看包裹上是自己名字就付款签收了?殊不知这已经成了诈骗分子的新套路。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日前多名消费者反映遭遇了新的“货到付款”诈骗包裹。骗局又有新“套路”:信息均齐全的“到付”包裹市民于女士最近遇到一件蹊跷事。
自从我爸会玩网上购物之后,就钻进去出不来了。过了四五天,网站上买的货还没收到,他就收到一条短信息,发件人是一长条非手机号码的阿拉伯数字,下面的信息内容显示着他上次买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商品,点信息里显示的链接购买可以享受多少多少优惠,折算下来真的是比他在网站上买的便宜了很多。
说是新型诈骗,其实在过去的年代里,也曾有过类似的骗局,我们称之为“快递诈骗1.0”。当时的诈骗套路是“商品免费赠送,仅收取快递费10元”,实际上你收到的商品价值+物流费用,要远远低于10元钱。然而最近又诞生了“快递诈骗2.0”,就是冷不丁给你发一个快递,货到付款要交将近百元!
作者:龙敏飞近日有多人爆料称,最近没有买东西,却收到一个到付快递,打开发现是一些几块钱的地摊货,价值远远低于到付款。新华社记者对此线索追踪发现,这种快递背后是一条涉及购买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外包客服的黑色产业链。对于“快递到付”骗局,有必要釜底抽薪、连根拔起。
在日常生活中,快递已经成为我们连接远方的桥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快递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在便利的背后,它也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去年7月,小张委托母亲邮寄毕业证书,结果邮件丢失,且毕业证书丢失后不能补办,但快递公司只肯赔偿不超过邮费的三倍费用。
有没有你不在家快递却到了的情况?是不是很担心放在门口被人顺走?别担心!尤其是当有这样一群快递员,他们都是“快递界的良心”,费尽心思帮你藏好快递不被别人发现,你再担心简直就是对他们的侮辱!快递在哪?不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可是这一个就太……垫子活得也是够累……哪里有快递?根本没有啊!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规的出台,对快递行业低碳发展、市场秩序、服务质量、用户信息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情节严重的最高罚3万元”的内容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