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蛟龙行动》投资十亿,结果票房扑街,口碑也跟着翻车了?这真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更让人无力吐槽的是,唯一一个女性角色,戏份少得可怜,结果最后却壮烈牺牲了,为了呼应前作强行加了个“吃糖”的桥段,这也太刻意了吧?
文/叶秋臣影评还没写完,《蛟龙行动》就官宣撤档了,突然间还真有点措手不及。但作为首次在映期间买票看完全片的一个普通观众,我就借这个撤档的热度简单聊聊。先讲讲叶秋臣当时那一场的观众情况,除了我之外全是年纪稍大的长辈,男性居多。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问《蛟龙行动》的事儿,撤档了?票房扑街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这部电影上映才十七天,票房就才3.78亿,对于一部大制作来说,确实不算高。好多人说,这票房跟预期差太远了,所以才撤档重拍特别版。其实吧,电影这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样,你不能光看表面。
作为《红海行动》的铁杆粉丝,《蛟龙行动》我是第一时间看的。看完之后刷各大平台,发现有人居然说没看明白。Emmm……大场面太多太猛也是个问题。影迷也是挺可怜的,饥一顿饱一顿的,突然来了一道硬菜一直在轰炸眼球和脑子,还有点不习惯了,很多细节和关键信息可能会错过。
《蛟龙行动》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主旋律电影,自上映以来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该片在部分平台上却遭遇了大量的恶评一星。宣传策略不当《蛟龙行动》在宣传阶段就埋下了争议的种子。片方为了营造神秘感,多次强调潜艇作战“内幕”首度披露,并围绕“高度机密”进行大肆宣传。
《蛟龙行动》作为博纳影业耗资10亿元打造的主旋律军事大片,票房表现远低于预期(截至2025年2月10日仅3.55亿元),在春节档电影中可谓最惨,其惨淡表现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核心原因(仅代表个人观点):一、影片内容质量与观众期待脱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