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藏古今啊,四明文脉传悠远;港通天下呦,百舸争流绘新篇。风开云天阔,潮起三江沿;滨海大都市,千年甬流传。”4月26日晚19时30分,北京,由北仑区人民政府和宁波交响乐团联合出品的交响套曲《港通天下》,迎来在国家大剧院的首演,为千余位观众献上一台音乐盛宴,收获热烈反响。
来源:人民日报右下图为小学生在天一阁博物院学习传统文化典籍。天一阁博物院供图天一阁博物院藏用并举 盛名在外人民日报记者 郑海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里,饶宗颐先生在98岁高龄时撰写的八个大字气韵不凡,这是深入人心的宁波城市形象主题口号。
编者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天一生水,海定波宁,这便是宁波。今起,浙江新闻客户端宁波频道推出《走读甬上》人文地理专栏,探访古迹胜景,扣问历史人文,纪录港城风物,讲述市井百态,反映城市变迁,以期成为纵向呈现宁波的一扇窗户,带你品读这座1200多年的宁波城!
今天,《参考消息》第7版整版刊发文章,报道宁波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坚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以文化人,以文铸魂,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以“向东是大海”的视野格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城市样本。一起来看↓《参考消息》3月7日第7版。
来源:中国蓝新闻 9月11日下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宁波站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火炬传递宁波站有关筹备工作情况。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宁波站将于9月12日上午9时在北仑梅山举行。火炬传递宁波站路线以“滨海宁波,扬帆世界”为主题,传递路线总长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天一阁博物院西大门。 天一阁博物院供图清代万斯同《明史稿》手稿。天一阁博物院供图明代《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 天一阁博物院供图天一阁博物院的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残损的古籍。胡学军摄(人民图片)“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浙江省宁波市的城市形象宣传语。
在宁波,以小见大,以柔克刚,已经成为柔性治理的脉络之一。宁波的文化资源和包容气质,恰恰为柔性治理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土壤。通过共读一本经典,“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宁波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更添“晓之以理”的认知基底。文 | 梁小起暑假,10岁的小丽在宁波第一次看到“海”。
今年30岁的内蒙古小伙儿孟磊,已经在宁波大榭岛工作生活了10年。热爱阅读的他,朋友圈置顶的就是书的照片。大榭岛距离宁波图书馆40多公里,但作为一个资深“岛民”,孟磊深谙“借书之道”——只要在“天一约书”线上下单,图书馆就会把书快递到他手上,“手指点点,邮书到家”。
图为香港师生参观宁波制造业企业。陈未鸣摄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象山亚帆中心、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在为期5天的参访中,香港宁波第二中学学生罗宇晴到访了浙江宁波多地,从这一幕幕中看到了内地发展的方向,也领略了祖国发展的速度。罗宇晴并非近期到访宁波的个例。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3日讯 为加强城市文化交流,增进公众对宁波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近日,由济南市图书馆联合宁波、杭州等城市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城市印记:中国城市公共图书馆文献联展之“三江撷典 四明揽籍”宁波图书馆地方文献展在济南市图书馆中心馆一楼大厅开展。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著名作家麦家介绍,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早在数千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唐代时期,宁波海外贸易发达,这里,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
合影现场。 胡斌 摄中新网宁波7月5日电(记者 林波)在宁波帮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宁波帮”精神、与镇海中学学子举行分享交流会、参观宁波象山亚帆中心……这是“同心迎亚运 携手向未来”港澳青年浙江行—东方大港宁波行活动中的一幕幕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