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硕“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在原地住上新家!”站在新家客厅,住户靳桂莲高兴地说,“这新房子,布局好,客厅大,有电梯,楼道里还装了安全扶手!”近日,北京市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完毕,首批14户居民拿到了新家钥匙。
来源标题:西城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交钥匙装上了电梯、安装了太阳能集热板和阳台热水器等节能设施,屋内格局更加合理、舒适……昨天(28日),位于西直门附近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处处喜气洋洋,该楼的原住民拿到了大红房本、家门钥匙,看着焕然一新的新家,脸上都笑开了花。
1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记者从西城区2024年“两会”上获悉,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已经封顶,今年上半年,原居民就可原地搬新家。楼体沙化 不具备加固改造价值“墙体裂开、燃气管线都挂在楼体的外壁上……我们非常担忧,急切希望住进牢固的楼房里。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确认央企在京第一、二批待补正材料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的通知》,确认了新一批央企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纳入改造名单的央企老旧小区涉及26个小区、34栋楼,改造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近日,在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西城区分论坛上,西城区住建委公布了今年上半年西城区5类28项城市更新项目的进展情况,其中申请式退租、老楼加装电梯等提前完成年度指标。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对城市建成区(规划基本实现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与优化调整。
近日,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已经封顶,今年上半年,原居民就可原地搬新家。该楼房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5层住宅楼房。2020年11月,作为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该楼被纳入危旧楼改建工作计划。
据北京市住建委消息,第一批和第二批央企老旧小区改造中,有一部分小区和楼栋需要补正材料、审核相关信息,这26个项目已经完成了这些工作,并下发通知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确认名单,共涉及48个楼栋。这些新确认的项目中,朝阳区和通州区最多,各有7个。
在北京市西城区,西砖胡同15号院曾长年拥挤、杂乱。伴随着北京城市更新提速,老旧平房院落加速退租、拆违和改造,这间小院和它所在的菜市口西片区终于恢复了当年的幽静和闲适。“这里是个规整三进院,我1956年就住进来了。但随着街坊邻里生儿育女,院子越来越拥挤。
据北京市住建委消息,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通告,经组织相关区对央企在京第一、二批待补正材料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楼栋、面积等信息审核后,现对26个符合条件的央企在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予以确认。
来源:【人民网】住房问题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中央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问题,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相关部委在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都 芃今年5月底,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居民乔迁“新居”。从旧房子搬出仅8个月,他们就收到改建后新家的钥匙。原本的老旧房屋经改造获得“新生”。近年来,老旧房屋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房子的裂缝消失了,一直悬在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居民心里的大石头也随之安全落下。明亮的客厅,便利的无障碍设施,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居民靳桂莲感慨,“小区重建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居住环境,更是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态度,是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