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文化积淀厚重,葡萄软月、洛口醋、侯氏社火脸谱、中药和香制作技艺……种种精湛的手造作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蕴含着沉淀和坚守的韵味,如今仍然以各种形式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有一项古老而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两汉两晋南北朝时期,香文化就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对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有了较深的研究,并广泛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调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气,出现了“香方”的概念,配方的种类丰富,并且出现了许多专用于治病的药香。
捣麝成尘,薰薇注露,风酣百和花气。品重云头,叶翻蕉样,共说内家新制。手自调香,是宋代文人日常雅趣之一。彼时流行的是将各种香材研成细末,依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合香。相比焚熏单味香材,合香气味多样、可创造性高,调香者可依据个人喜好品味,创作自己的独家香方。
11月18日下午,陈亚丽坐在“亚姐香铺”里,在一片香氛中吹响了尺八,声音婉转而深挚,如倾如诉。尺八是“无师自通自得其乐”,陈亚丽还有一项非常专业的手工技艺,那就是传统合香制作,这项技艺入选了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也因此承担了作为第六代传承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