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i人e人”,是MBTI人格测试中内向者和外向者的网络用语。MBTI人格测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性格分类工具,它通过四个维度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外向/内向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知觉这四个维度的组合形成了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其中内向者和外向者是两种最基本的人格类型。
一个i人警察是怎么变成e人的——微视角看包头改革系列报道在派出所待了一年,李杰最大的变化,是从原来的“i人”变成了现在的“e人”。“i人”“e人”,是网络流行语,源自MBTI人格测试。“i”为内倾型,指更偏向于享受独处,从个体内部世界的抽象概念和想法获得能量的人。
10月16日,“海底捞等位区竟然分i人e人”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有网友发帖称,北京的部分海底捞在候餐的等位区划分了“i人”(内倾性人格)和“e人”(外倾性人格)专区,不仅有指示牌提醒顾客“对号入座”,甚至还会发放“i人”与“e人”的标饰。
这些“网络热词”都是什么梗之“i人”与“e人”该梗来自爆火的MBTI人格测试,测试者通过完成题目来看出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该测试大概有16种不同性格类型,但主要分为两类——测试结果中为“i”代表内向的社恐人格,“e”则代表外向的社牛人格,于是大家纷纷用“i人”和“e人”来代表自己
“你是I人还是E人?”……不知不觉中,Mbti人格测试结果,成为年轻人打招呼的一种新方式。在社交场合中,Mbti人格测试不仅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似乎还是迅速了解一个人的捷径。那么Mbti究竟有科学依据吗?心理测试究竟可不可信?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2月8日报道: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今天发布202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i人/e人”“显眼包”“特种兵旅游”“×门”“遥遥领先”“多巴胺××”“孔乙己文学”“公主/王子,请××”“你人还怪好的(嘞)”“挖呀挖呀挖”等词入选。
评论员张莉最近,年轻人又流行起一种新的“社交身份证”,他们在表述时加上自己的性格名片,即“i人”“e人”,成为一种娱乐化倾向的表达。i人和e人到底是什么梗?其实,它们对应了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人格测试中的两大类型,i人指性格内敛,e人指性格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