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出生在北方农村家庭,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火葬场职工。相比较在村内的经济情况和家庭教育,都还算比较好的。 父亲是老幺,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两个姑妈嫁到外地,大伯、三伯、四伯因工作原因也签到外地,同村只剩下二伯。 因为父亲是老幺,所以我们和爷爷住在同一个院子。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张莎 崔力1月20日中午,江津区支坪镇津坪社区栀花街洋溢着暖融融的团圆气息。在栀花街住了二十几年的左邻右舍在这条街共同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流水席团圆宴。1月20日中午,江津区支坪镇津坪社区栀花街,邻里们欢聚一堂,共享团圆宴。
20年前,张爱梅和王凤枝都住在受降路社区东华里胡同。因为两角钱,她俩成了好朋友。之后,因为搬家等事情,她俩曾“失联”20年。直至今年5月,57岁的张爱梅和63的王凤枝先后搬回东华里胡同才又恢复联系,重续多年情谊。昨日,记者来到东华里胡同,采访这对好邻居。
编者按:今年“3·15”的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消费及消费供给的提质升级,成为焦点。为此,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特别推出“强品质·振消费”3·15策划,曝光典型案例,揭示品质真相,推出品牌榜单,提供避坑指南,助力消费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