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点点星光倒映在水面上,闪烁着静谧的光芒,此时,如果我们来到河边,或许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人们轻轻地将一盏盏精致的河灯放入水中,河灯随着水流缓缓漂远,带走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放河灯。
转眼之间,就来到了农历七月中旬,在七月十五日,有一个特别的日子,那就是“中元节”,当然民间人们不这么叫它,而是更喜欢把它称之为“七月半”,或者是直接把它称之为“鬼节”,这天主要的习俗,就是烧纸钱祭祖,我们当地把它称之为“烧包袱”。
外面的气温明明30多度,突然感到一阵寒意是怎么回事:一看日历,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中元节“鬼节”。听到这个节日,多少有点玄学的味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实际上中元节有很长一段历史,如果单纯认为“鬼门大开,不宜出门”那就狭隘了。
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盐城人俗称“七月半”。8月18日下午,中元节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在盐都区图书馆举行。盐城民俗学者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元节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崇拜,祭祀祖先是向祖先报告秋成,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N刘大可公认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但在闽西闽东闽北等一些地区的乡下,中元节却是在七月十四过。不仅是中元节,这些地区的端午、中秋、重阳节往往也提前一天举行,如五月初五端午节为五月初四,八月十五中秋节为八月十四,九月初九重阳节为九月初八。
我们家是湖南的,七月半的时候,我家都会烧包,包外面贴着一个类似信封的纸,纸上要用毛笔写下逝去的亲人的名字,如“故祖考某公老大人”,也会记下送包的亲人的名字与农历时间,后面再写一个封字。然后买些纸钱装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