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人文社编辑 | 人文社«——【·引言·】——»1950年—1951年间,刘青山与张子善合伙贪了170多亿旧币。170多亿旧币,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只是冰冷的数字,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数字的分量举足轻重。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闲来无事,我们就来算算,这个1个亿在60年前,它是多少。你没看错,按照货币供应量的数据来算,现在的1个亿在六十年代就差不多是6000多元,不要小看这个金额,你要知道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万元户都还是大户的代表,在六十年代的,6000元是什么概念应该就不用我说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和规章制度,所以导致每个国家货币的面额都行差各异。有的国家面额很大,但实际上却购买不了多少东西,而有的面额很小,却购买力非常强!有这样一个国家,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这个国家名字叫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它的货币经历了什么时期呢?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很多人都很好奇,民国时期的人民是不是都很有钱,一张支票动不动就几百万,几个亿。民国时期银元还是比较值钱的,今天讲述的是纸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5年的时候,国家成立银行发行纸币,兑换标准1万民国钱币兑换1元人民币,今天展示的实物是12亿元,兑换下来相当于12万人民币,在今天的生活中,我想百分之九十的家庭12万人民币还是见过的。
出品 | 虎嗅医疗组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王一鹏头图 | 视觉中国劳动节一过,很多过敏人士松了一口气,但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当下正是北方郊游、野餐的好季节,但是全球至少五分之一的人享受不了这样的快乐,他们中的4亿多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