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曾海涛教授与同事在工作中。只要还能来生理期就可以生育?这显然是社会女性普遍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尤其是近年来一些五六十岁老年女性产子生子的新闻,更是让广大女性产生了“幸存者偏差”。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对于“二胎”“三胎”有需求的家庭越来越多。而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高龄生育人群比例也在增加。“35岁前没有要,35岁后要不到”不少男女发出这样的感叹,也反映了大龄生育的一些困难。
近日,38岁网红“年糕妈妈”李丹阳在社交平台宣布怀上第三胎。据了解,女性分娩时年龄在35岁及以上,被产科定义为高龄生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育政策的调整,二孩、三孩生育需求增加,高龄产妇的比例逐渐上升。
那天我在门诊值班时,49岁的叶阿姨来到门诊找我因为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据她描述最近几年她经常感到自己月经不规律,有时几个月不来,有时又断断续续连着30天没干净,就连自己的生活情绪都跟着紊乱。一直以来温柔的她也开始经常与家人、邻里发生口角,后来听说这都是更年期的正常反应。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有个孩子,世上有什么比孩子更特别的呢?”现在很多女性因为忙工作事业推迟了生育年龄,那么,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是不是女性越早生育越好?生殖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为21-30岁之间,因为这个年龄段中,女性卵子的数量和质量最高。
关注女性健康,保护女性生育力。日前,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朱慧莉提示,35岁以后生育力有一个断崖式下降,女性要合理规划好生育时间,规划好工作、事业与家庭。而科学避孕的意义在于避免非意愿妊娠,保护女性的生育能力。
2024年6月1日起,上海将“取卵术”“胚胎培养”“人工授精”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新政开始执行。政策落地2个月来,记者从本市各大医院的辅助生殖中心获悉,前来门诊咨询的患者有小幅度的增加,但大多数都是相对高龄的夫妻。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3月2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生殖中心总负责人田莉,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陈志云做客《人民名医》栏目时均表示,生育力是有时效性的,女性35岁后生育能力明显下降,生育障碍问题也明显增加,如果有生育意愿的朋友,要做好
大家好,我是育婴师小书虫妈妈!作为一名育婴师,身边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宝妈,与她们聊起生娃这个话题时,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悲伤。小悦女士,27岁,结婚4年,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说起生娃这事,小悦表现得有些无奈。婚后第一个月,她就怀了第一个孩子,生下孩子后,没多久又怀了二胎。
统计显示,10年前,我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为2%-3%。等到了38岁、40岁时想生孩子了,这时女性的生育力明显下降,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泡数量以及卵子质量都在下降,特别是40岁以后的女性,怀孕的几率低,流产风险高,这也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说到生育,从优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常会提到“最佳生育年龄”。如今,晚婚晚育群体越来越庞大,准备生育二胎的夫妇也不在少数,因此,很多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女人过了35岁,就踏入高龄产妇行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