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小长假,不少人选择出门旅行。今年,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等技术,春节期间的出行、旅游、文化娱乐以及购物体验都焕发出了新生机,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也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升级与创新。春节期间,出行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来源:【聊城日报-聊城新闻网】□ 李丽每年春节过后,总有一些事儿让人念念不忘、津津乐道。今年亦是如此,比如央视春晚的机器人舞蹈表演——《秧BOT》,就点燃了全国观众的热情,甚至一度冲上微博热搜,让受众乐不可支。可见,当传统文化有了科技元素的加持,立马可以“潮”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夏晔11月28日,山东首对齐鲁数字文化推荐官“齐风”“鲁韵”正式出道亮相。未来,齐鲁数字文化推荐官“齐风”“鲁韵”将赋能文化传播,“吟风颂典”,更好地宣传山东历史、人文、非遗、民俗、自然景观等文化旅游资源,助力山东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
大河网讯 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科技赋能。如何用“科技+文化”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1月17日,在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巩文分享了他的看法。“如何让优秀文化‘活’起来?我认为,第一步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更‘活’的传统文化。”巩文说。
寓意打去冬日的懒惰迎来新春生机的“打春牛”,象征渡过生活中重重难关迎来好日子的“走北边”,“跟着财神跑起来”的街头挑战赛,欢庆丰收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的“跳马灯”——乙巳新春的江苏大地上,传统年俗与创新表达正谱写着动人的新春序曲。
作者:殷倩摄影:季俊辉12月19日上午,市科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志强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市科协委员、浦东新区科协常委、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韩可胜作《二十四节气与中国科技》专题报告。会议指出,科技强则国家强、文化兴则国运兴。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 文 朱哲 摄影】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科技赋能,如何用科技+文化,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1月17日上午,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前,“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省人民会堂举行。
滚滚长河,泱泱华夏;煌煌中原,文明之光。1月17日,在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巩文发言表示,要用“科技+文化”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回溯2024年,一幅生机勃勃的文化新“豫”景在眼前展开。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活化,焕发新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1月15日电 (记者 邓霞)“年轻观众通过一场表演开始成为传统戏曲的‘迷弟’‘迷妹’,这增加了我们的创新信心,科技融合这条路走对了。”正在长沙举行的湖南省两会上,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学院院长蔡霞带来了青年与传统戏曲“破壁”的好消息。
【光明时评】作者:唐尚书 李 旺(分别系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交通运输部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或创下历史新高。
来源:【人民网】我们的文化在循环往复中绵延不绝、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一份踏实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过于此多向度、全方位补链、强链、延链,能够更好挖掘传统文化宝藏,让那些沉睡的资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并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