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传释词》是乾嘉学派的典范,虽然是解释经典中虚词的考据之作,然而“家大人曰”“或曰”“《易》曰”“《庄子》曰”的书写方式,为我们呈现出王引之与朴学家父亲王念孙、时贤、古圣切磋经典的动人场景,而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也许只有通过书籍载体才能实现。
上海图书馆藏唐《马怀素墓志铭》,全称“故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侍读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赠润州刺史马公墓志铭并序”。不仅是原石早佚、现知仅存的明拓孤本,且隶书小字,秀劲清雅;点画精美,饶有韵味。虽未署书者之名,但仍堪称唐代墓志中别具一格的稀见精品。
,读起这朗朗上口的《三字经》,人们仿佛看到了古时入学儿童摇头晃脑、顺着节拍、朗读诗书的场景,《三字经》作为入学启蒙读物,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八百年,家喻户晓,人人都能诵读几句,它的名头,早已盖过了作者——王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