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赫哲族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伊玛堪(Imakan)说唱艺术。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用歌唱和讲述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历史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来源:【黑龙江日报】“乌苏里芒目赫尼那,萨哈林芒目赫尼那……”同江市第五小学教室内正在传唱的是赫哲族歌曲《乌苏里芒目》,人们路过这里,总会被那歌声所吸引,这歌声不仅仅是简单的旋律,更是赫哲族伊玛堪从几近消失到“小唱”“大唱”的有效恢复。
广播剧《赫哲人的“伊玛堪”》以赫哲族民间说唱艺术“伊玛堪”为核心,讲述赫哲族人尤日根一家三代人的故事,反映了赫哲族人从抗日战争时期以来的民族发展史、文化传承史及生活变迁史。这一题材具有稀缺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效应。
来源:【黑龙江日报】她,是古老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被誉为赫哲族的“英雄史诗”她,是赫哲族古老历史、渔猎、爱情生活和风俗信仰的“活化石”和“百科全书”可是,由于赫哲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以及生存环境改变等原因她,一度面临传承危机,几近“绝迹”直至2011年11月,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更好保护赫哲族非遗技艺,为即将在佳木斯市举办的“中国·首届赫哲族伊玛堪国际艺术节”、“乌日贡大会”提供学术支撑,3月17日,佳木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百千万音乐人才培养工程团队专家组赴佳木斯赫哲族聚居地展开走访调研。
伊玛堪是赫哲族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是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内容以原始渔猎生产生活实践和少数民族神话故事为主。赫哲族主要聚居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依山而猎、沿江而渔。伊玛堪是赫哲族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也被誉为“赫哲族百科全书”。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伊玛堪传习所内,阵阵歌声婉转悠扬。正逢伊玛堪教学日,38岁的刘蕾身着民族传统服饰,和村民唱起《乌苏里船歌》。
近日,《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在CCTV-1热播,全网又掀起了“非遗热”,网友纷纷表示:被老祖宗的东方美学硬控了!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居世界第一。这些非遗瑰宝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