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贺怀宇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已完成向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发放258份77.7克,目前已有多个领域70余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来源:【中国吉林网】近日,吉林大学邹猛教授、张伟教授、李秀娟正高级工程师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研究员等,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研究成果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
嫦娥六号即将回到地球,大家对它采集的月壤样品充满期待。而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3年多来研究情况怎么样?嫦娥六号探测器示意图。资料图片截至目前,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7批次共85.48克科研样品,70余项多个领域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央视网消息:我国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又有新发现。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提出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一吨月壤将可以产生约51到76千克的水,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
日前我国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又有新发现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1吨月壤将可以产生约51~76千克的水这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探寻水资源是月球探测首要任务之一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
近年来,全球各国对月球的探索热情持续高涨。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人类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月球探索工程稳步推进,嫦娥五号的任务更是备受瞩目。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其研制过程充满了挑战。
2021年,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研究成果,确认约20亿年前月球还“活着”,将月球地质生命“延长”了10亿年。但这并非月球火山活动的终点,9月6日,《自然》再次刊发我国科研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研究的最新成果,月球地质生命再一次“延长”:在1.
记者今天(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小龙、副研究员金士锋、博士研究生郝木难等,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郭中楠、天津大学工程师殷博昊、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马云麒、郑州大学工程师邓丽君等,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
记者7月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这标志着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