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好久未更新长江老照片看图说话系列了,今日得闲我们继续。照片最前面就是两艘小拖轮拖带着一个木排,这个木排可不算小,应该是一个由多块小木排组成的超级大木排就这样形成,木排前后各搭了一个临时的草屋,木排上也站了不少人,放大仔细看,感觉穿着应该是八九十年代那种着装风格。
2020年6月28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闸泄洪。2020年6月29日上午,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坝开启了2个泄洪闸,开始了今年的首次泄洪,削减长江上游因降雨造成的洪峰,确保三峡大坝留足防御洪水的库区容量。↑2020年6月29日拍摄的三峡大坝开闸泄洪。
为了在汛情来临时接纳洪水,发挥水库的调蓄作用,减轻洪水对下游河道的压力,保护水库下游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黄河小浪底水库和长江三峡大坝先后开启汛期模式,开闸泄洪,并加强防汛值守和监测巡查,为安全度汛做好各项准备。
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当天,武汉和昆明、重庆、南京、上海等长江流域五个城市的公益组织首次联动,同步举行“长江有鱼”科学放流活动。22万尾中华鲟、滇池金线鲃、长江鲟、胭脂鱼、沙塘鳢等珍稀鱼类及长江土著鱼类被放流入江。6月6日,公益人士在武汉渔政码头举行“放鱼日”活动。
7月16日,长江流域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日前,长江委发出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增开泄洪孔至9孔泄洪,加紧腾库。7月15日,三峡水库开启9个泄洪孔泄洪。 新华社发(郑家裕摄)7月15日,三峡水库开启9个泄洪孔泄洪。
“要想富,先修路”。在过去没有铁路、公路的时代,想把藏于深山老林中的“财富”运出交易,只能采取手提肩挑、人推马拉的原始方式。而在邻近鸭绿江、浑江生活的人们利用水运,将木材通过江水运出长白山,于是放木排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墨、吴坚、金凌云、刘曙松)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7月14日的调度令,三峡水库开启9孔泄洪,全力迎战“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泄洪时的三峡大坝是什么样的状态?这座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又是如何迎战洪峰,守护长江安澜的呢?
2021年长江第一号洪水于近日形成,三峡库区入库流量一度涨至5.4万m³/s,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1998年长江爆发大洪水时,最大洪峰流量为6.3万m³/s,2010年的最大流量为7万m³/s,2012年则为7.12万m³/s,这三次均属特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