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鲤鱼灯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南康鲤鱼灯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我国传说中的“夏族以鱼为图腾”,西安半坡遗址中的鱼盆中的鱼形象。半坡母系民族社会实行以鱼为象征,仰韶文化中出土的许多原始图腾图案也佐证了以鱼为图腾的史实。
乌龟、螃蟹、大虾,还有贝壳,闪烁着微光,欢舞在鲤鱼群里,像极了海洋世界里的一场盛会。24名演员来自乡村,他们农闲之余,用情怀守护着这份传承,让久远的文化来到了现代,走出了山村,成为了赣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舞了一村又一村,舞得风调雨又顺,风调雨又顺……”近日,夹带着浓厚客家口音的祝词在宁都县固村镇回龙村非遗文化广场朗朗传出。冬日暖阳下,一群红衣舞者高举着鲤鱼、螃蟹、乌龟、河虾、蚌壳等形状的鲤鱼灯穿梭游走、翩翩起舞,十分喜庆。鲤鱼灯表演队走进千家万户,为大家送去吉祥和祝福。
祥龙辞岁福满门金蛇纳新喜迎春连日来赣州各地花团锦簇、彩灯璀璨民俗表演、焰火晚会精彩不断,年味十足1月29日,章贡区七鲤古镇,民间艺人在进行民俗表演。大年初一,章贡区举行春节民俗踩街活动,舞龙、舞狮、鲤鱼灯、高跷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热热闹闹过大年。
2025年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大众对非遗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在赣南,非遗民俗巡游、非遗展演、非遗集市等活动持续开展,节日氛围愈发浓厚。赣州市税务部门聚焦非遗项目传承发展涉税需求,持续优化纳税服务,落实落细税费政策,帮助企业防范涉税风险,为非遗点亮客家年增添“税动力”。
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赣州作为客家摇篮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到春节古老的年俗在赣南大地精彩上演赣州古浮桥上人来人往。刘力鑫 摄郁孤台上的飞天秀以酒为媒,以诗串联重现古人的豪情壮志赣州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军门楼。
【来源:江西省残联_市县动态】正值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帮助我区残疾儿童拓宽文化视野,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发残疾儿童多元兴趣,助力其全面发展。
来源:【赣南日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11月6日,第32届世客会召开在即,记者了解到,目前世客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准备就绪,赣州中心城区和龙南市处处花团锦簇、张灯结彩、彩旗飘扬,正以节日盛装,张开双臂欢迎海内外的客属乡亲“回家”。办好世客会、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