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望舌诊病”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该方法获得了人工智能(AI)技术的加持。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成像系统,其算法可通过分析患者舌头的颜色,预测他们所患疾病,成功率高达98%。
近日,位于漕泾镇的上海市沧海盐田盐文化博物馆服务再次升级,新开辟了可盐·茶膳堂,为市民提供AI把脉问诊与养生茶饮。11月14日中午12点,可盐·茶膳堂迎来了一波前来体验的市民。其中,新推出的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将手放在脉枕上,机械“手指”轻轻扣住脉门,不一会儿,一份健康报告就生成了。如今,在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养生馆等场所,“AI中医”纷纷上岗。中医智能设备采集用户面相、舌象以及脉象信息后,通过AI智能识别生成体质分析报告。这些“AI老中医”把脉问诊准不准?
是否想象过,有一天,为你望闻问切的是一位“AI老中医”?近日,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发布了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中医智能诊疗系统,该系统能够模拟中医师的诊疗思路,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开出个性化的中药处方。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文利 制图 丁艳枫一位国际友人体验AI“把脉问诊”。丁艳枫 制图近期,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其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
11月7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在B馆一展位,一款智能中医体检仪吸引了不少观众体验。将手掌放入小小的仪器中,2分钟后,仪器就会给出一个检测数据结果,包括脏腑辨证、体质辨识等。同时,智能体检仪还会给出相对应的膳食菜谱、中药方剂调理方案。
AI不仅能“望闻问切”,还能私人定制,AI给你看中医是种什么感觉? 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正为古老的中医智慧插上现代的翅膀,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专门冲着它来了。 AI医生可私人订制“健康秘籍”随着科技与医疗领域的不断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改变年轻人的医疗模式。
2分钟就可出报告的AI中医把脉免费义诊。为了让更多基层群众了解中医脉诊,中医疗法,近日,天亿丰华国医在线市场运营团队携“自动脉诊仪”走进众多社区,为社区老人进行免费义诊,面对这种新奇的中医把脉健康检测,现场早早的就排起了长队!
为破解老百姓日常看诊中遇到的“一号难求”“看诊难,看名医更难”等问题,谷医堂中医互联网医院,通过AI赋能中医药创新,以“谷医堂健康”视诊APP+谷智宝电子脉诊系统,积极开展数字时代中医新模式研究和探索。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通讯员 张梦石 严睿AI“把脉”、网红医生“闪现”、创意盲盒抽奖……4月7日,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开幕当天,位于B3智慧医疗馆的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展位就吸引了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现在很多药店药柜旁摆放着电脑大屏,脉诊仪在AI算法加持下30秒生成体质报告,“望闻问切”被摄像头和传感器替代,人们对这新事物也褒贬不一,让我们了解一下怎么回事。为何资本狂欢:智能诊疗设备营收年增速300%,这不香吗?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2月16日讯(通讯员 周岚 全媒体记者 邓桂明)把头探入仪器,高清摄像头捕捉面部图像分析面色、舌象,电动脉带包裹手腕采集脉相……近日,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门诊一楼中医馆“上新”的人工智能设备——中医四诊仪吸引了不少患者和市民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