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再现萎缩,复苏之路步履蹒跚。11月15日,日本内阁府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1%,跌幅大于市场预期。
日本目前的经济形势使得外界对其货币政策的走向尤为关注。是通胀还是通缩?是否能告别“负利率”,退出超级量化宽松政策?在2月22日召开的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日本央行总裁植田和男表示,日本经济正处于通胀而非通缩状态,这也表明了来自政府层面对解除“负利率”政策的暗示。
(赵伟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3月7日以来,随着市场对日本“超宽松政策”退出预期的升温,日股市场步入调整。“超宽松政策”退出的潜在影响、日股后续的可能演绎?本文分析,可供参考。热点思考:“超宽松政策”退出,对日股冲击有多大?一、近期日本资本市场的焦点?
熊爱宗 邢玙璠2024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17年来的首次加息,将政策利率从-0.1%上调至0至0.1%,同时,日本央行还宣布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并停止购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等风险资产。
对于日本央行是否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投资者和日本央行的博弈还在继续。上周,随着市场预期日本将进一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国债收益率突破新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设置的上限,日元也继续走高。17~18日,日本央行将召开议息会议,市场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日本央行会否再次“突袭”市场。
日本内阁府当地时间15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统计数据为591.482万亿日元,约合42106亿美元,低于德国的44561亿美元,降至世界第四位,被德国反超。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杨雨莱 广州报道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25%7月31日,日本央行举行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当前0%—0.1%的政策利率调整至0.25%。此次加息为今年3月解除负利率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标志着日本货币政策走向正常化的又一步。
在今年3月退出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政策后,日本央行下一步行动引人关注。从各项数据以及官员表态来看,日本央行恐难在6月再度加息。本周举行的议息会议讨论放缓每月约6万亿日元的购债步伐,则在情理之中。日本央行难以马上加息或开始放缓购债,主要是基于日本经济的表现。
3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17年来首次升息,将存款基准利率区间从-0.1%~0上调至0~0.1%,自2016年奉行至今的负利率政策至此终结。对日本经济持乐观态度的人据此认为,此举意味着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完成了历史使命,日本经济得到改善。
(鲁晓东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鉴于 2% 的可持续通胀目标 "指日可待",日本央行于2024年3 月 19 日 以7-2 的表决结果决定将短期利率上调至 0-0.1%。虽然这只是一个略大于零的数字,但是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