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媛)声音爽朗,性格开朗,这是邓廷高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今年60岁的邓廷高是西乡塘区友爱北路40号生活小区保安,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以助人为乐的情怀,以无私奉献的胸襟,给平凡的生活赋予不凡的意义。工作中的邓廷高。
□常德日报记者 杨志英 通讯员 符勇韬 文/图“来,请喝水,需要什么都可以叫我。”5月28日,中等个子、古铜肤色的李猛飞又在市中心血站机采科当志愿者。90后的李猛飞是湖南德海制药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是一位热心公益的爱心志愿者。
孙浩,男,汉族,1998年6月出生,河北省高碑店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2023年5月20日下午,正在探亲休假的孙浩同志从自己所住的高碑店市天阔小区驾车外出,行至高碑店市五一南大街阳光紫金园小区附近时,看到一名老人摔倒在路边,旁边有许多路人围观,但没有人伸手相救,正在这生命悠关时刻,孙浩赶紧停车前往察看,发现这名老人头部鲜血直流,不能动弹,神志也不清醒,询问家庭住址和亲人电话也无法回答,立即为老人包扎处理伤口,并拨打120急救、110报警,在为老人包扎处理伤口过程中发现老人的手环上发现有联系电话,才与家人取得了联系,帮助家人将老人送到医院急诊室,老人得了及时救治,未发生生命危险。
人物故事:丁瑛,女,1990年2月生,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镇护国村村民。2020年,丁瑛丈夫因车祸陷入昏迷,丁瑛通过众筹平台筹得18余万元善款。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些好心人的钱还上,2023年丁瑛将接受捐助的善款全部转回给众筹平台。
在无为市鹤毛镇岳山村,张华、徐海霞一家两代人爱心帮扶盲人邻居张居强的故事,成为村民们传颂的佳话。事情还得从27年前说起,当时,因煤矿事故失明截肢后,张居强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从1997年起,邻居张华的奶奶开始义务照顾他,十多年里从未间断。
吴维朝,男,1954年1月生,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千秋园公墓聘用管理员。吴维朝数十年如一日,热衷公益事业,他关心关爱孤儿,扶助孤寡老人,结对资助困难学子30余人。吴维朝出资为家乡修桥铺路,为村民架设路灯,并在公墓修建停车场,方便居民出行。10余年来,他累计捐款捐物达80万元。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常常让我们忽略了身边那些温暖人心的小故事。然而,就在最近,一则关于俩老人的善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们将几袋大米倾倒到河里,这个看似奇怪的举动,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意义。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这俩老人的故事从哪里说起?
10月底,29岁的小徐和36岁的小王,分别成为了北京市第703例和第70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小徐:公益理念下的自然之举小徐就职于一家外企,忙碌工作之余,她尽情享受着健身和旅游带来的快乐。
央广网苏州7月18日消息(记者郑楚豫)她投身公益事业27年,先后10多次前往安徽、青海、河南、湖北等地助学,在公益事业大家庭中实现人生价值。2018年参与发起成立蔚舟志愿服务中心,带动3000多位志愿者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文明创建、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5月24日电(朵雯佳 姜文韬) 在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有一位刚刚获评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税务干部,名叫杨霞。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生活中,她乐善好施、扶困助学。
原标题:为困难儿童编织毛衣,替双职工家庭接子女放学,到大街小巷捡拾烟头,在浙江宁波鄞州区——爱心奶奶的暖心服务(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志愿服务在身边)图①:韩翠菊(右一)在鄞州区东柳街道东海花园社区公共空间与其他老人一起为孩子们织毛衣。
“133400元春季助学金,温暖松滋127名贫寒学子……”3月5日,荆州市松滋公益助学社春季助学活动结束,社长吴丽丽将活动成果转发到微信朋友圈。远在宜昌的程雨薇(化名)看到自己的捐款能够帮助到两个八年级的困难孩子,悄悄点下一个赞。
三兄妹苦寻当年化名“希望”的资助人,一段念念不忘的恩情引发济南、菏泽两地爱心接力——寻找“希望”,一场跨越24年的相见阅读提示“看到你们如今生活幸福、事业有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欣慰。”“希望”与李家姐妹俩紧紧相拥。这场跨越24年的相见,既是初见,也是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