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因为其自身的独特特质成了当仁不让的“水质检验员”,无论是洱海保护还是上海水源地的环境检测以及各类水环境的基础科研,上海交大的“斑马鱼”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斑马鱼 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AI究竟是什么?它与传统的数学、未来的量子科学等科研会产生怎样的关联?它又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9月14日,一场迎接全国科普日的全天候“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科普秀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迎来了40周年庆典。该中心是拥有300kV冷冻电镜、双球差透射电镜、700M液体核磁、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等高端精密仪器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40年来在校内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科研支撑作用。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的精神,落实教育部、上海市推动大学科技园改革创新发展的工作部署,切实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创新平台功能,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上海交大科技园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1日在
8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万斌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麻生明院士团队合作,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题为:“Stereodivergent access to non-natural α-amino acids via enantio- andZ/E-selective catalysis”。
8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万斌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麻生明院士团队合作,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题为:“Stereodivergent access to non-natural α-amino acids via enantio- and Z/E-selective catalysis”。
在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的无人系统实验室,学生在测试无人机性能(11月24日摄)。 在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的无人系统实验室,学生在进行讨论(11月24日摄)。 在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的无人系统实验室,学生在进行讨论(11月24日摄)。
液相芯片是一种可同时适用于核酸检测和免疫分析的高通量、高灵敏的平台性生物检测技术,可实现对单管样本中高达数十种靶标物的联合分析,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对临床实验室检测具有革命性推动作用。该技术多年来一直被国外垄断,技术壁垒高,制造难度大,是体外诊断领域典型的卡脖子技术。
该工作通过构建微米玻璃球阵列支撑的液态金属柔性密封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封装材料无法同步兼顾可拉伸和高气密性的难题,并设计构筑了可无线通信的柔性封装系统,实现了可拉伸锂离子电池、柔性气液相变传热器件、多功能柔性器件的稳定可靠封装,展示了其在柔性能源、电子信息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对于FP16精度的模型,在搭载了13代Intel Core i9和单张RTX 4090的高端PC上,PowerInfer平均实现了7.23倍的速度提升,其中在Falcon 40B上实现了高达11.69倍的速度提升。
6月18日上午,通信、计算机板块领涨,车路云、PEEK材料、光通信等概念指数涨幅居前,CPO龙头厂商新易盛盘中涨超5%。主流ETF中,云计算50ETF(516630)一度涨超2%,持仓股中,紫光股份涨超6%,新易盛涨超5%,中际旭创涨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