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采煤区区长郝以瑞正身着整洁的工装,站在井上智能化操控终端屏幕前实时观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情况。一旁的工作人员轻启按钮,远在百米井下的硕大采煤机立刻“响应”,滚筒飞转、精准切割,瞬间“乌金”倾泻而下,源源不断地被输送至地面。
新华社太原2月15日电 题:山西太原:AI来煤矿“值班”新华社记者王劲玉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采煤区区长郝以瑞正身着整洁的工装,站在井上智能化操控终端屏幕前实时观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情况。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王冰珂 通讯员 赵志国11月7日,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传来消息,自3月上旬“基于无源工业光网AI视频分析云平台系统”项目正式运行以来,作为集团唯一试点矿井,该矿已建成17个AI视频分析模型、100路视频分析场景,实现井下全场景应用。
提起煤矿,浮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呢?漆黑的矿井、沾着煤屑的脸,或是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全球单井产能最大的井工煤矿——陕西榆林曹家滩煤矿,智能化采煤方式一定会颠覆您的刻板印象。鼠标轻轻一点,地下三百多米的采煤设备就会自动运转;机器人贯穿整个生产流程,井下工人成了给机器人“打辅助”。
来源:【三秦都市报】动动手指,AI就会对矿井进行安全生产动态诊断,对日常管理出现的漏洞和薄弱点进行提示,把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点点鼠标,AI智能巡检机器人就会自动对设备进行巡检……今年以来,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持续加大安全领域投入,不断提高智能监管的云化、体系化、智能化、行业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开始走进我国各个行业,服务于生产生活。尤其是2023年1月《“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颁布,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矿产业更是急需机器人的赋能与助力。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_媒体聚焦】2025年2月11日《群众新闻》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16台人形机器人以行云流水的扭秧歌表演惊艳了全国观众,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千里之外的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一场同样精彩的“智能化变革”正在这里火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