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巴拉碗也称骷髅碗,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仪轨中和灌顶仪式中使用的一种法器,由高僧的头盖骨制成。嘎巴拉碗,碗内赤红地上绘威罗瓦金刚像,绿肤、牛首、三眼、三面,身著金色璎珞衣,背披象皮,胸前二手执金刚钺与海螺,另四隻手上分持金刚杵、手鼓、鍊、幡旗,足踏伏虎莲花座;
嘎巴拉碗嘎巴拉碗又名托巴,是由人的头盖骨、水晶、黄金、做成的一种骷髅碗,又称内供颅器、人头器,是“修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为藏传佛教常用法器之一。制作这种法器的头骨,一般都是来自修行有成的喇嘛,具有很高的灵力。
从狭义来说,又具体的分为响器、法器、神器、供器和场地器材等几大类。萨满就是借助于各种仪式,借助于“道具”———萨满神器,象征性地达到与超自然沟通的目的,获知神谕和神示,从而假借神灵的力量达到治病驱邪的目的。
清代皇家崇奉藏传佛教,乾隆以来西藏大量的佛像及法器进贡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着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它们原存于清宫多处藏传佛堂。尤其是藏传佛教的法器与供器,器类繁多,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石雕、海贝壳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
故宫博物院庋藏丰赡,其中有一类藏品不为外界熟知,却地位崇高、精美绝伦,那便是宫廷法器类文物。从这些形形色色的金刚铃、嘎巴拉碗、嘎巴拉念珠、净瓶、海螺、法衣、佛塔、佛钵中,可一窥清代宫廷的物质文化以及皇室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