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年来到,年的味道,也渐渐浓烈:先是搡年糕,接着是杀年猪,然后则是抲年鱼。在鱼塘里抲年鱼,依然是大人的事情,我们这帮毛头孩子所期盼的,是“扑鱼塘”:在大人捉完放养的“四大家鱼”之后,无畏严寒,短裤挽袖,齐齐扑入塘中,争抢那些“漏手”之鱼以及各种狡猾的杂鱼——现在想来,这扑鱼塘,有些像傣族的“泼水节”,依稀便是我们那时的一种年节风俗了。
3000多村民下塘捕鱼每年的大年初三,在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中联村, 有春节捉鱼“迎春接福”的传统习俗。 当地村民为感谢“神仙凿岩赐福泉”的滴水之恩,在汶水塘举行捕鱼“比赛”,所捕获的鱼虾归村民各人所有,寓意“丰年有余(鱼)”。
前几日,掌上黄陂推出过一期《黄陂味道 | 总有一样,是你儿时那些年在黄陂干过的》图文,很多人留言说,再来一篇吧,并且他们还给掌柜细细讲述儿时那些那些事的细节。乡情不容推脱,那今天,掌柜就继续带大家回味,那段岁月,我们在黄陂的欢愉。
捉鱼是个苦差事,每年冬天,天寒地冻,池塘里的水冰冷刺骨,农户赤脚在齐腰深的淤泥中把一条条肥美的大鱼捉到岸上也要吃上不少苦头,池塘正在放水,看这鱼在乱闯了。开始抓鱼,先从小范围开始,鱼一赶就往边上串。顺便搞了点鲫鱼,这个鱼不用放鱼苗,就算池塘干了,第二年照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