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罗金星图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华灯初上,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黄龙桥主街道灯火通明、鞭炮声声,传承百余年的元宵火龙灯会热闹上演。其起源于100多年前,当时境内小溪未治理,梅雨季节常洪水泛滥,乡绅组织举办火龙灯会祈福。
2月24日晚,株洲市渌口区开展元宵节系列活动——“龙灯巡游会”,由舞龙舞狮队、汉服秀、模仿秀、腰鼓队等组成的巡游队伍,一同在渌口街头巡游,其中还包含长达100米的巨型龙灯,引来数万名市民簇拥驻足,热闹非凡。
端午临近,各地的龙舟比赛正在紧急的筹划准备中。6月4日,记者从株洲市渌口区获悉,2024株洲·渌口龙舟邀请赛将于6月8日在朱亭镇开赛。连日来,渌口区各镇村的参赛队伍陆续开始下水训练,江面上鼓声阵阵、号子响亮,参赛队员们斗志昂扬、全力备战。近日,龙船镇挽洲村举行了龙舟入水仪式。
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为了迎接首个“非遗”春节,湖南株洲各县市区围绕非遗推出了庙会、市集、演出、展览、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带领广大市民游客解锁非遗春节新体验。
渌口老街,原来叫渌浦路,后改津口路,现在叫渌滨路。走近渌口,会越来越惊异于渌口老街的魅力,尽管完整保存的古建筑不多,但却随处可见珍贵的遗迹,无论是路边基脚处的“渌口育婴堂”汉白玉碑、还是朱芳圃故居附近的石狮,都隐藏着历史的密码,比那些商业气息浓厚的旅游地更适合寻幽探古,尤其是在漫天纷纷飘落的春雪中。
00:00剪纸作品。活动现场。红网时刻6月20日讯(记者 苏莉雅 通讯员 曹燕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0日,株洲市民间文艺工作者齐聚神农湖畔,开展“红星璀璨 百年回响”株洲民艺展演活动,表达歌颂党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提示:《每日一图@湖南》栏目由红网湖湘文化论坛版务团队发起,资深女摄影家胡百闻主编,各级摄影家协会团体与摄影家供稿,红网论坛全程媒体支持,旨在轻量化展示湖南发展变化,快速传播发生在湖南人身边的精彩瞬间。
红网时刻新闻2月29日讯(通讯员 朱小婷)春有归期,新篇开启。2月28日上午,渌口区渌口中学举行2024年春季开学典礼,全体师生带着龙年的喜庆和欢乐,共迎新征程。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春季开学典礼拉开了序幕。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咪 通讯员 刘艺锋 高冰捷 6月22日,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昭陵古镇龙舟赛开赛,来自当地的6支龙舟代表队冒雨竞速,共同奏响一曲奋楫争先的“水上交响乐”。 南洲镇镇长朱刚介绍,昭陵从1964年开始举办龙舟赛。
预赛现场,六支队伍蓄势待发。红网时刻新闻6月22日讯(记者 苏莉雅 通讯员 刘艺锋)为展现渌口人民团结奋斗、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擦亮渌口“端午·龙舟”文化名片,6月22日上午,“我们的节日·端午”2023株洲·渌口(昭陵)龙舟赛在渌口区南洲镇举行。
在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高福村瑶兰组,每年元宵节都沉浸在热闹非凡的民俗庆典之中,舞龙和抬火活动是这场庆典的核心,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传承着古老的文化记忆。当元宵节的夜幕缓缓降临,瑶兰组的空地上早已聚满了翘首以盼的村民。
来源:【湖南日报】刊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2月25日02版2月24日,“宜章夜故事”巡演活动在宜章县一六镇火热开场,呈上别具特色的年味“文化大餐”。“宜章夜故事”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此次活动精选了29台“故事”,参演人员达千余人,观演群众近10万人。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2月25日02版2月24日,“宜章夜故事”巡演活动在宜章县一六镇火热开场,呈上别具特色的年味“文化大餐”。“宜章夜故事”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此次活动精选了29台“故事”,参演人员达千余人,观演群众近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