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人对于月亮的想象早已有之,在《楚辞·天问》中就有对于月亮的诗意描绘。时至今日,人们对于月中玉兔和嫦娥有着天然的“文化滤镜”,但其实细究下来,你会发现,玉兔不是你想的那个玉兔,而嫦娥也并非你想象的那个嫦娥。
老虎很早就走进了诗人的歌咏中,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录了100多种生活在3000年前中华大地上的动物,305篇中有11篇17次提到了老虎,或描述老虎的凶猛,或倾慕如虎猛士的威武,或记录以虎为名的正直能臣,或以虎比喻生存环境的险恶,以“虎”寄情寓意、比兴言志,将远古先民对于老虎的喜爱通过诗人之口,传唱到了今天。
作者:乔忠延(山西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巨龙腾飞,金蛇狂舞,欢歌笑语中,又一个蛇年即将来到。按照传统的十二生肖顺序,蛇年紧随龙年之后。在悠久的中华文化里,虚拟的龙脱胎于实有的蛇。龙以蛇而生,蛇因龙而荣。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龙早已成为国人的精神象征之一。
呼延云农历牛年将至,照习惯,应该写一篇“古代笔记中关于牛的诡异记录”,但说实话,这还真是个难题,因为在古代笔记中,惯常“兴妖作怪”的动物往往是狐、蛇、狼、虎这类或者阴鸷或者直接危害人们生命的野生动物,家养的动物中动辄生事的第一恐怕是猫,再往后是狗、兔、鹦鹉之类,且轮不到牛。
1、子鼠盗粮硕鼠善偷窥,还是忧心猫咪追。犯事求生无路去,一声嘶叫尽伤悲。2、丑牛牧童横笛亦风流,孺子精神世代讴。俯首弓腰连地气,不图回报不图酬。3、寅虎斑驳花纹一色黄,尾巴翘起似旌扬。赞声猛虎威风去,称霸山林百兽王。4、卯兔宫阙星云捣药寒,似乎玉兔在依栏。
虎年说虎,各地有哪些关于虎的习俗活动?一起看看↓山东平原:“牛斗虎” 勇猛矫健迎新春每年春节期间,在山东德州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村民们都会穿上老虎衣、举起大牛头,痛痛快快地来几场“牛斗虎”。大黑牛由几位村民舞动,犹如一座小山,老虎身姿矫健,不断扑上去撕咬。
关于鼠的歇后语被追打的老鼠--见洞就钻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打鼠不着反摔碎罐罐--因小失大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袋鼠的本事--会跳地老鼠跑江南--走路不少,见天不多风箱里的老鼠--尽受气古董店里的老鼠--碰不得耗子进老鼠夹--离死不远和尚庙里的老鼠--听的经卷多黑天捉老鼠